生脉散合温胆汤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药物组成】半夏6 g 竹茹6 g 枳实6 g 陈皮9 g 茯苓5 g 甘草3 g 入参10 g 麦冬15 g 五味子6 g 生姜3 g 大枣2枚。

【组方依据】胆属木,为清净之府,喜温和而主生发,失其常则木郁不达,胃气因之不和,脾因肝郁而失运化。脾胃升降运化功能失常,则水湿不去,聚而成痰;痰郁日久,加之肝郁化热,故致痰热内阻;痰热内郁,日久伤阴,加之热邪薰蒸迫津外泄,汗出过多,易亏心阴;气为肺所主,汗出过多必耗气,亦即损肺;痰热内盛上扰清窍,心阴亏虚神失所养,则口干舌燥,心烦口渴,心神不安,惊悸不眠或发癫痫;胃气不降则为呕吐干哕;肺气虚则体倦气短。故以此二方相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益气生津,使痰热去,胆胃和,气津复,诸症自除。

生脉散合温胆汤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方药分析】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人参甘平补肺,大扶元气;麦冬甘寒养阴生津,清虚热除烦;五味子酸收敛肺止汗;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痰消;姜、枣、草益脾和胃,助人参补肺益气,并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成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益气生津,养阴敛汗之功。

【用方指征】临床上以虚烦不眠,惊悸不宁,体倦气短,口渴咽干,或自汗神疲,呛咳少痰,或呕吐呃逆,癫痫,苔薄少津或苔腻而黄,脉细数或虚细无力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临床应用】

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

临床上以咳嗽少痰,胸闷心悸,气短难续,动则加重,虚烦不眠,口渴咽干,体倦乏力,自汗神疲,食少便干,舌淡红苔薄腻或黄,脉细数者可以本方治疗。

2.冠心病、心绞痛

以胸闷胸痛为主要表现,伴心悸气短,口渴心烦,口干口苦,神疲自汗,身困肢倦,或微咳少痰,或呕逆痰多,舌淡红,苔薄少津,脉细数者可使用本方。

3.病窦综合征

临床以心悸胸闷甚则晕厥为主要表现,伴气短神疲,纳差呕恶,口干口苦,自汗乏力,手足欠温多汗,或有胸痛头晕,舌暗苔少或苔腻,脉细无力者可用本方。

4.脑动脉硬化症

临床上以头痛头晕,健忘失眠,胸闷心悸,或行为性格失常,昏不识人,伴头昏重不适,口渴心烦,纳少肢倦,或肢颤麻木,大便干结,舌暗苔腻,脉细者可以本方治疗。

5.癫痫

临床上以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主要表现,发作前多有眩晕胸闷之先兆,伴肢倦神疲,口干口苦,心烦少寐,呕恶痰多,大便偏干,气怯声低,舌淡苔腻,脉细数等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6.更年期综合征

临床上以绝经前后女性出现性格改变,情绪易于波动,易紧张、激动,心烦少寐,头晕耳鸣,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口苦便干,惊悸不宁,舌淡苔薄黄腻,脉细数作为用方指征。

7.高血压病

临床上以头痛头晕,血压增高为主症,伴心悸气短,动则加重,耳鸣心烦,口干口苦,胸闷痰多,食少神疲,自汗少寐,大便多干,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者可使用本方。

【临床报道】何训昌等以本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8例,辨证多属气阴两虚,血瘀痰浊。基本方为党参20;(或人参10 g),麦冬12 g,五味子8 g,法半夏、竹茹、枳实各10 g,橘红5 g,茯苓15 g,丹参20 g。气阴不足者,党参易为西洋参(另炖);气虚甚者党参易为高丽参或红参10 g(另炖),加黄芪;痰浊偏寒去麦冬、竹茹,加桂枝、薤白各10 g,血瘀胸痛加田三七(先煎)、蒲黄各10 g。水煎服,每日1~2剂。中药针剂:复方丹参针20 ml,参麦针40 ml加10%葡萄糖250 ml 静滴,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阳虚或心动过缓用参附针5~10 ml 加50%葡萄糖20 ml 静推,或参附针10~15 ml 加10%葡萄糖250 ml 静滴。结果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或仅有坏 Q 波存在)38例;好转(梗死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稳定)4例;死亡6例。王海洲[2以本方为基本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35例。心前区胀痛,痰多不得卧,舌淡苔白腻,脉沉滑者加栝蒌、薤白、桂枝、细辛;头痛烦躁,下肢胀痛,舌黯有瘀,脉沉涩或结代,加桃仁、红花、赤芍、蒲黄、川芎,丹参;失眠心悸,胸闷乏力,舌淡红或发紫,脉细弱加白术、酸枣仁、首乌、远志、黄芪、当归;腰酸乏力,畏寒,舌紫黯,苔薄白,脉沉细或细微欲绝,加附子、生龙骨、生牡蛎,重用人参;心悸气短,头晕耳鸣,腰酸遗泄,加枸杞子、女贞子、山萸肉、黄精;头晕舌麻,两颧发红,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生牡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加参三七、泽泻,重用山楂;血压高加川牛膝、茺蔚子。根据1973年全国冠心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显效86例,改善113例,无效31例,加重5例,总有效率84%。刘盛斯133以生脉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双侧卵巢切除术后呕吐患者1例。患者为62岁女性,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3天,阵阵发热,体温不高,自汗多,胃脘时痛,喜按,恶心,进食、稍饮或服药后即呕吐,口苦口干不欲饮小,大便3天未解,尿灼热,舌红苔黄白相间,微黄厚腻,脉沉细略数。药用党参、麦冬、半夏、茯苓、竹茹各15 g,五味子、陈皮、枳实各10 g,黄芪、代赭石各30 g,苏叶12 g,黄连6 g,吴茱萸3 g。服药3剂后呕吐止,伤愈合好出院。王海洲 以本方治疗冠心病伴室性早搏1例。患者胸闷气短,心悸头晕,夜寐不安,咳嗽痰多,心窝汗出,大便干结,舌暗,舌尖红而干,苔黄厚腻,脉弦滑数。检查血压150/80mmHg。心电图示冠心病并室性早搏。证属津气两虚,痰湿化热伤阴。以温胆汤合生脉散加远志为基本方,药用党参30 g,麦冬20 g,五味子10 g,橘红20 g,半夏12 g,枳实20 g,竹茹15 g,茯苓30 g,全栝蒌30 g,杏仁12 g,黄连10 g,远志12 g,炙甘草6 g,姜枣为引。服药1周后症状大减,厚腻苔退,早搏减少至2次/mn。守方继服20剂诸症消失,脉弦律整,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临床应用对冠心病房颤者亦有效。

【临床体会】我们在临床上多以本方加治疗冠心病,主要用于痰浊阻滞,气阴不足者,对有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者皆可应用,随症加减,疗效可靠。如伴阳虚者加肉桂、仙灵脾;气虚明显者加炙黄芪、白术;血虚者加熟地、龙眼肉、阿胶;血瘀者加赤芍、红花、当归尾;胸闷明显者加全栝蒌、薤白;胸痛甚者加五灵脂、蒲黄、乳香、延胡;心悸者加石菖蒲、生龙骨、生牡蛎;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夜交藤、缬草等。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