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性失声

癔症性失声疾病介绍

常诉突然说话失音,或只能发耳语,但咳嗽等仍可发声。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精神暴发等精神症状,但无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病理基础。

癔症性失声常见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大全


一、癔症性失声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本病属于精神性发作性疾病,通常都是患者由于某些精神刺激等原因造成的,并非真正的疾病,故临床上本病无直接后遗症,但是有精神抑郁倾向,部分病例可发展成为抑郁症,也应引起临床的关注。

二、癔症性失声应该如何预防

术前与患者交代病情,告知其术后只需休声,不要禁声。声带手术后,局麻患者术后立即让患者发声,而且要发真声,不要用耳语发音;对全麻患者待其苏醒后立即让其发声,至少发1~2次真声。我院2003~2005年实施的263例声带手术,经采取预防措施,未再发生医源性功能性失声,说明只要对医源性功能性失声提高认识,完全可以预防。

三、癔症性失声有哪些典型症状

喉镜检查发音时声带可呈现不完全内收,肌张力亦弱,有轻瘫现象。在安静呼吸时声带呈正常状态,或稍出现外展。喉头滴药迫使患者咳嗽,即可见声带闭合或开大。多为双侧声带功能性障碍而不是单侧性。

1、以精神症状为主,有情感暴发,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表现为哭、笑、打滚、喊叫等。情绪转变迅速,常伴有戏剧样表情动作。

2、意识范围缩小,朦胧状态,精神活动局限于引起发病的不愉快体验上,感知迟钝,定向不完整,持续时间短,事后大多不能回忆。

3、昏睡状态,患者终日闭目卧床不动,呼之不醒,双眼紧闭,检查时可见眼球回避,瞳孔不缩小。其它可表现为遗忘症、交替人格、Ganser综合征、童样痴呆等精神症状。

四、癔症性失声病人的饮食宜忌

1、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2、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使病菌不易生长。

4、对于职业性工作者来说不要长时间讲话,更忌声嘶力竭地喊叫。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这样才能保持呼吸的畅通,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出现的癔症性失声

6、经常接触粉尘或化学气体者,应戴口罩、面罩等防护措施,减少粉尘影响呼吸道造成的咽喉不畅

7、冬苋菜、蜂蜜、番茄、杨桃、柠檬、青果、海带、萝卜、芝麻、生梨、荸荠、白茅根、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热退火,润养肺肾阴液的作用,可适量选食,避免烟、酒、辛辣、过冷、过烫刺激食物。

五、癔症性失声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功能性失声病亦称癔病性失声症或精神性失声症,是癔病的一种表现。本病较多见于女性,大部分病人与精神过度紧张或情绪剧烈波动有关。如发怒、激动、恐怖、忧虑、悲伤等;少数病人发生于睡眠后醒转时或患重病之后;也可见于月经失调者。

六、癔症性失声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全身检查常无特殊发现。

2、喉镜检查发音时声带可呈现不完全内收,肌张力亦弱,有轻瘫现象。在安静呼吸时声带呈正常状态,或稍出现外展。

3、喉头滴药迫使患者咳嗽,即可见声带闭合或开大。

4、多为双侧声带功能性障碍而不是单侧性,须与肌性病变及喉关节炎相区别。

七、西医治疗癔症性失声的常规方法

1、暗示或刺激兴奋疗法,结合病因可收良效。

2、给患者进行鼓励与保证,以建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3、针刺疗法取廉泉或新廉泉穴,对反复发作者,加刺双侧合谷穴,效果更好。

4、对情绪紧张而激动者可口服安定2.5~5mg或氯氮(利眠宁)10mg,3/d。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