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的药性有哪些?

桂枝,也叫作柳桂,是古往今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中药的,是乔木植物的干燥嫩枝。主要在广西、广东和云南等地产。在春天和夏天的时候剪下来枝条,晒干,切成薄片或者小段用。桂枝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那么,桂枝的药性有哪些呢?现在就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桂枝的药性有哪些?

桂枝的功效是散寒解表、温通经脉、促阳化气,桂枝的作用是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桂枝用药禁忌是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桂枝。

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膀胱经;心经;肺经。

功效:散寒解表;温通经脉;促阳化气。

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大剂量,可用至15-30g;或入丸、散。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炮制方法:

桂枝:用水稍浸泡,捞起,闷润至透,切片,晾干,筛去屑。

桂枝尖:取桂枝的细枝梢,稍浸,闷润至透,切片,晾干。

桂枝木:取去皮桂枝,稍浸泡,润透,切片,晾干。

桂枝的作用:

桂枝性味:辛;甘;性温,归膀胱经;心经;肺经。桂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1、桂枝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细切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

2、桂枝治伤寒 阳脉涩 阴脉弦 法当腹中急痛:桂枝150克(去皮)甘草100克 大枣十二枚(擘)芍药30克 生姜150克(切)胶饴一升.上六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纳饴 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 日三服.(《伤寒论》小建中汤)

3、桂枝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4、桂枝治太阳病发汗后 大汗出 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消渴: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80克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25克(去皮).上五味 捣为散.以白酒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伤寒论》五苓散)

有热病高热,阴虚火旺的人不要服用。现在又发现了很多桂枝的功效,之前一直被人忽略,所以,如果能好好的探究一下桂枝的功效的话,就可以物尽所用,还能够节省很多其他的药材,毕竟桂枝不是特别名贵难得的药材,还能够给现代临床提供新的资源。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