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眼睛视神经萎缩

视觉神经萎缩根据发病原因,一般被分为三种类型: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以及颅内病变。视神经萎缩会导致人的视觉功能出现障碍,使人视力减退,视盘苍白。而看不清的话,对于人的日常生活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所以需要积极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和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两种。

一、病因

1.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常因球后视神经炎、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病)、眶内肿瘤压迫、外伤、神经毒素等原因所致。这些病变发生在眼球后部。

2.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常见的有视乳头炎、视乳头水肿、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奎宁中毒、缺血性视乳头病变、青光眼等。

3.颅内病变

由颅内炎症,如结核性脑膜炎或视交叉蛛网膜炎可引起下行性视神经萎缩,如炎症蔓延至视乳头则可表现为继发性视神经萎缩。颅内肿瘤所产生的颅内压升高,可以引起视乳头水肿,然后形成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视力减退和视盘呈灰白色或苍白。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病损时可出现裂隙状或楔形缺损,前者变成较黑色,为视网膜色素层暴露;后者呈较红色,为脉络膜暴露。如果损害发生于视盘上下缘区,则更易识别,因该区神经纤维层特别增厚,如果病损远离视盘区,由于这些区域神经纤维导变薄,则不易发现。视盘周围伴有局灶性萎缩常提示神经纤维层有病变,乃神经纤维层在该区变薄所致。

虽然常用眼底镜检查即可发现,但用无赤光检眼镜和眼底照像较易检查。视盘小血管通常为910根,如果视神经萎缩,这些小血管数目将减少。同时尚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细和狭窄、闭塞。

视神经萎缩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视盘境界清晰,生理凹陷及筛板可见;后者境界模糊,生理凹陷及筛板不可见。

三、治疗

1.病因治疗

一旦视神经萎缩,要使之痊愈几乎不可能,但是其残余的神经纤维恢复或维持其功能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应使患者充满信心及坚持治疗。

2.药物治疗

常用的包括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12、ATP及辅酶A等,血管扩张药及活血化淤药类如菸酸、地巴唑、维生素E、维脑路通、复方丹参等。近年来通过高压氧、体外反搏穴位注射654-2等均已取得一定效果。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