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柱下使用姜片做隔垫,可以起到隔姜灸的作用。 生姜,辛温无毒,升发宣散,调和营卫,驱寒发表,通经活络,新鲜姜与艾叶结合,既可避免直接灸时用艾灸,又可避免直接用艾灸的方法,使生姜起到良好的效果。
在中医看来,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常,都要靠气血,气血不足、经络不畅易导致衰老生病。 因此,气血具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 现今社会多数爱美女性,在着装上喜爱露脐装,在春秋季节易使风寒之邪入侵丹田,在夏天喜欢吹空调,喜欢吃冰冻的食物,使大部分女性形成了寒性体质,出现畏寒肢冷、手脚冰凉、痛经、脾胃虚弱等症状。
隔姜灸:取生姜一块,切成厚实约0-3厘米的姜片,(或一元硬币厚度)大小可根据所选的穴部位所在及所选择的艾草大小确定,中间用牙签穿刺数孔。 在施灸的时候,把艾草放在穴里,放在它上面点着。 当患者局部有灼痛感时,轻轻将姜片移至附近的穴位,或更换艾灸。 通常是一次灸5~10壮,以局部潮红为度。
隔姜灸至体温极高时,必须频繁活动,否则皮下会烫坏水泡。 被灸的人,一定要经常提起热敷的信息,而施灸人员,一定要听被施灸的指挥,经常移动姜片。 (这次操作局限于背部,自己无法操作)隔姜灸热的渗透力很强,隔姜灸不仅有艾热的参与,而且还有生姜的有效成分参与,用于温经散寒。
用姜灸能适应各种虚寒症,尤其是对于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面瘫、麻木、萎症及风寒湿痹等,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