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69岁。1985年10月5日初诊:1个月前因劳累发病后,每于子夜发作,心前区绞痛,自觉有气上冲胸部,心悸胸闷,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伴乏力,纳少,头晕,口干不欲饮。舌淡胖苔白润,脉弦无力。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辨证:心脾阳虚,水气上冲,胸阳痹阻则心前区作痛,胸闷;水气凌心而悸,清阳被蒙则晕,舌脉亦提示水气之证。治以温通阳气,利水平冲,苓桂术甘汤加味:
茯苓30g,桂枝15g,白术15g,党参15g,泽泻15g,肉桂10g,瓜蒌20g,甘草10g。5剂后心绞痛未再发作,胸闷、心悸亦减,原方加减调理,20天后,诸症俱失,心电图大致正常。
按:此系早年病例,心绞痛每于夜间发作,显系阳虚,当加附子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