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学院《方剂学讲义》载:
“本方所治的四逆,是由于阳气郁遏于内,不能通达四肢所致,前人称之为“阳厥”,与四逆汤所治的阴证厥逆不同。故本方以柴胡疏肝升清,达阳于表;枳实消滞降浊,泄热于里;芍药敛阴,甘草调中,两药同用,并可调和肝脾。对阳陷热郁的四逆证及肝脾气滞内阻所成的泄泻和痢疾,见到传经热邪,阳气内郁而致手足厥逆,胸胁满痛,心下痞塞,齿燥舌干,脉象沉伏不扬,重按有力者;泄泻和痢疾,胸胁满痛,心下痞塞,腹中结实而痛,里急后重,手足厥逆者,均可应用。又郁怒伤肝,肝胃不和而成的痛厥,以本方加减施治,亦有很好的疗效。”
我认为胃肠热性痉挛,可以作痛、作痢、作厥逆,用此方治之最妙。芍药、甘草同用能除痉挛,柴胡、枳实同用解郁热宣阳气,故治“热郁”的四肢厥逆。
我说:四逆散是理热痉,芍药甘草柴枳劲,热痉指的厥痛痢,此方投之病就轻。(《莺湖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