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大黄、黄芩总苷、盐酸黄连素。
【功能】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作用功效】用于治疗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
【现代药理】
1.本品对醋酸和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2.本品能明显促进小鼠胃肠运动,产生泻下作用。
3.本品和大黄、黄芩煎液比较,有更强的抑菌作用和更广的抗菌谱。
【用法用量】一次4片,一日2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血尿。
2.消化道出血患者,女,69岁,某干休所干部,无消化道病史,因患流感,来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建议口服三黄片,一日3次,每次4片,患者服药3天后,感冒痊愈,但出现头昏、恶心,面色苍白,并口吐鲜血约50ml即来我院,血压为67.5/45mmHg,脉搏细微,大便潜血(+),根据症状、现病史及既往病史,诊断为口服三黄片(安国中药厂生产,批号为980616)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立即停用三黄片,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加止血敏注射液静滴,以上症状明显缓解,血压为82.5/67.5mmHg,继续观察48小时,血压、脉搏正常,痊愈出院。
3.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女,43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咽痛,自服三黄片(洛阳天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4片/次,每日2次,服用第3天,患者面部出现多形性、不规则红色片状红斑,伴有瘙痒,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查体:无发热,生命体征正常,面部可见片状、不规则,略高于正常皮面的潮红色斑片,尤以双面颊部为重,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未见异常。心、肺、腹无异常,余系统正常。详细询问病史,无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排除其他因素,故考虑为三黄片引起的面部多形性红斑型药疹,诊断为面部过敏性皮炎。随即让患者停服三黄片,给予静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同时服用扑尔敏、强的松等抗炎、抗过敏治疗后,皮损消失,颜面皮肤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与禁忌】
1.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脾胃虚寒者慎用。
2.忌食辛辣、烟酒、油腻食物。
3.孕妇慎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用药3天症状未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服用后大便次数2~3次者减量,3次以上停用。
【分析与评价】三黄片中,大黄为苦寒攻下药,黄芩为苦寒清热泻火药,黄芩总苷是黄芩主要成分;黄连亦为苦寒清热泻火之品,黄连素为其主要成分。中医学认为苦寒泻下药易伤胃肠之气。本品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不良反应有引起血尿、面部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的报道,具体机制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