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当丸的功效与作用

抵当丸的功效和作用

【处方】

大黄(三钱)水蛭(七枚.炒.去子杵碎.剉.再放入石灰.再炒.去灰)虻虫(七枚.去翅足.炒)桃仁(去皮尖.八个)

【炮制】

上为末,水和作一丸。

【功能主治】

治伤寒有热,小腹满痛,小便不利今反利为有血也,当下去其血。

【用法用量】

水一大钟,煎至七分,不拘时顿服,以利下血,不可再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

大黄半两,水蛭(炒制),虻虫。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肠痈,关内芤脉,或吐血。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温水送下。以下利为度;未利,加数服之。

【摘录】

《云岐子注脉诀》

【处方】

水蛭20个(熬),虻虫20个(去翅足,熬),桃仁25个(去皮尖),大黄3两。

【制法】

捣分4丸。

【功能主治】

伤寒有热,下焦蓄血,少腹满,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水1升,煮取7合服之。(日卒)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各家论述】

1.《伤寒贯珠集》:此条证治与前条大同,而变汤为丸,未详何谓?尝考其制,抵当丸中水蛭、虻虫减汤方三分之一,而所服之数,又居汤方十分之六,是缓急之分,不特在汤丸之故矣。此其人必有不可不攻,而又有不可峻攻之势,如身不发黄,或脉不沉结之类,仲景特未明言耳。有志之士,当不徒求之语言文字中也。

【临床应用】

1.蓄血证:有人病伤寒七八日,脉微而沉,身黄发狂,小腹胀满,脐下冷,小便利。予曰,仲景云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小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投以抵当丸,下黑血数升,狂止,得汗解。经云,血在上则忘,在下则狂。太阳膀胱,随经而蓄于膀胱,故脐下膨胀,由阑门渗入大肠,若大便黑者,此其症也。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