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功效】
花生油,具有补中气、润肺燥、滑肠下积的作用。
在临床上,传统中医经常使用花生油主治食少乏力、乳少、肺热燥咳、急慢性菌痢、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胃痛、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蛔虫性肠梗阻、胎衣不下、烫伤等病症。
【用法】
花生油,呈淡黄色、橙黄色,色泽清亮透明,花生油以有花生气味和滋味纯正者为佳品。内服可煎汤,蒸食,炖食;外用可涂患处或调敷。
【食用禁忌】
第一,炒菜时,忌油温过高。这是因为:一方面家庭在炒菜时,如果油温过高,不仅破坏了油中所含的大量脂溶性维生素,也使人体必需的各种脂肪酸遭到氧化,降低油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家庭在炒菜时,如果油温过高,还会产生过氧化脂质。研究表明,过氧化脂质具有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阻碍和干扰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过氧化脂质在体内积聚,可使人体的代谢酶系统遭受损伤。
另外,油在高温中产生的丙烯醛气体,对鼻子、眼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会使人流泪、呛咳,情况严重者,甚至造成头晕、恶心、厌食等不良反应。所以,家庭在炒菜时,忌油温过高。
第二,忌用塑料制品、透明玻璃容器盛放花生油。这是因为:使用塑料制品盛油,塑料中的化学成分很容易溶于油中,透明玻璃容器盛油,还可以透过紫外线加速油脂的氧化过程。所以,忌用塑料制品、透明玻璃容器盛放花生油。
第三,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腹泻患者忌多食用花生油。这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腹泻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如果多食用花生油,会加重病情,影响身体康复。所以,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腹泻患者忌多食用花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