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咏丁香》·唐·杜甫
物种基源
丁香,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植物丁香之花蕾,又名丁子香、鸡舌、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等。丁香是热带植物,有常绿乔木和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两种。从子粒大小来分,按《中国药学大辞典》:“粒小(与母丁香相比而小)为雄丁香,而味浓香,又称为公。”
丁香,春季开花,浓香四溢,沁人肺腑,是我国名贵花卉之一。原产马来群岛与非洲,我国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育有24个品种,长江以南地区基本都有分布。
生物成分
丁香含挥发油,主要为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β-石竹烯等,还含三萜化合物,如齐墩果酸、黄酮和对氧荼酮类鼠李素、山柰酚等。
由于丁香有辛香气味,沈括在《梦溪笔谈》:“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鸡舌香即丁香。丁香既是较佳的调味品,又是提炼高级化妆品原料。
作用与功效性能
1.性味归经
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
2.医学经典
《药性论》:“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3.中医辨证
丁香气强烈而芳香,味辛气浓而沉降。有助脾胃虚寒、呃逆呕吐、心腹冷痛、食少吐泻、肾虚阳痿等症。/4.现代研究
丁香有抗菌、促进胃液分泌、抑制胃肠运动、促进胆汁分泌、抗溃疡、抗缺氧、抗血栓。有利于凝血、血小板聚集、驱虫、降压等作用,另对麻性肠梗阻、乳头疮、乳腺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胃痛、肝炎、食管炎、胆囊炎、腰痛、胸神经痛等症有一定的食疗助康复效果。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1)不宜与郁金同食用,丁香与郁金为相畏之品,故不能同用。
(2)丁香食用时不应加热时间过久,丁香所含挥发油及易挥发,加热时间太久,将使挥发油大量损失。
传说故事
一、白丁香的来历
白丁香的来历,有一则民间传说。从前京城一宦官生性傲慢,常辱骂家中名厨做菜不适口,厨师把心里的苦闷告诉邻里穷秀才。秀才得知宦官将举办春宴,就想出一上联教他席间向宦官征答下联。大办春宴的那天,京城显贵都应邀作客,厨师先为宦官斟一杯酒,他呷了一口责问:“为何斟冰冷酒?”厨师答道:“小人想借此作上联,请大人对下联,让大家为你文才盖京师助兴。”说罢,跪地壮着胆说:“水冷酒,一点二点三点,点点在心”(“水”为“冰”的异体字)。众宾客点头称好,可宦官却无言以答。宾客解围:“厨师先去做菜,让我们一起想想。”厨师说:“等大人对出,小人才敢站起。”众宾客见桌上有酒无菜,宦官失尽面子,不久便气死。次年春天,宦官的坟上长出一株丁香全开白花,往年参加春宴的同僚闻讯后前去看望,穷秀才也赶来凑热闹,并说:“丁香花的‘丁’字是‘百’字头,‘香’字是‘千’字头,‘花’是‘万’字头,这是他死后在阴间对出的下联。”即为:“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头头是道。”那么古来的紫丁香又怎会变成白丁香呢?秀才继而解释:“宦官死后明白做人的道理,他要告诉儿孙做人不可追逐红里发紫,恶紫夺朱,仗势欺人。要心胸大度像白色,淡泊官禄,清白明志。”由此变种为白丁香。
二、李隆基与丁香花
说起丁香的药用,据传古代唐朝皇帝李隆基爱吃生冷食物,一天深夜,突然腹部壅塞胀满,接着上吐下泻,太医诊治无效,遂张榜征召名医良药。一乞丐得知便揭榜,随侍卫进宫,乞丐望了皇上一眼说:“脾胃乃仑麋之官也,陛下饮食生冷,伤于脾胃,须用丁香等鲜花制成香袋,悬挂于室内,方可龙体安康。”皇上命侍从遵嘱行事,当夜李隆基梦中又见乞丐,问他何人?答曰:“八仙之一蓝采和是也。”数天后,即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