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饮食最健康?健康饮食的十项原则与三大要点

不生病的三大原则

不生病少生病的关键在于酵素?

换言之,人生病的根源在于酵素的缺乏。

简单地讲,健康就是体内消化和代谢酵素之间的平衡,生病就是这平衡被打破的结果。正是由于人们错误的饮食习惯、烟酒的摄取、压力过大的生活、医药品的使用、食物中有害物质的摄取、电磁波和紫外线等种种不良影响,而造成体内酵素的大量消耗,从而形成并加速了癌症、心脑血管病、关节炎、老化与其他疾病的形成和发展。

什么样的饮食最健康?健康饮食的十项原则与三大要点

如何保证身体不生病或少生病?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实施以酵素为核心的自然健康法,倡导以充满生机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来激发人体自愈、自洁能力,使人达到不生病或少生病,焕发勃勃生机的健康境界。充满生机的食物就能补充优质营养素,其核心就是酵素。它不会产生任何消化负担,而且几乎全部都能转化为人体能量,帮助人体进行自洁自愈、排除有毒废物。它是真正的动力之源,健康之本。在如何实现的问题上,日本松田美麻子等专家提出了三大原则和十大要点的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需要掌握的三大原则如下。

(1)生食原则。要使吃的食物与人类的生理特性达到一致。地球上已知的动物有几百万种,从身体构造、生理机能、生化反应等方面看,都有各自的特性,都有适应自己的特定的食物。比如老虎不会把香蕉当主食,大象也不会吵着去吃“内脏火锅”的事情。自然界里没有因为肥胖而无法飞上蓝天的鸟,也没有因为肥胖而无法奔跑在原野中的羚羊和长颈鹿。如果按照动物寿命是发育期的6~8倍计算,马发育成熟需要3年,那么它可以活20年左右。人类发育成熟要花20年,那么应该可以活到120岁以上,但是大多数人都活不到。原因就是人类没有像动物一样,按照自然的特定法则来生存。人类是灵长类动物,与黑猩猩样,均属于果实动物。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的98%~99%基本上是一致的。黑猩猩的食物中大概50%是水果,40%是青菜(树叶和草),5%是根菜类,还有5%也就是每周不到15克左右的是肉食(白蚁和蚂蚁等)。也就是说,最适合人类的食物是水果和蔬菜。从远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一直以果实为主食,人类学、考古学、解剖学和历史学的研究都已证实了这一点。

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中都含丰富的酵素,是生命之源。没有酵素,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无法看东西,无法思考问题,心脏无法跳动,无法呼吸,无法消化吸收,细胞无法更新,组织无法修复,无法排泄毒素。科学家这样比喻酵素,人体像灯泡,酵素是电流。无电流,灯泡就不亮。就像造房子,水泥、黄沙、钢材、砖头、木头就是营养物质,酵素就是工人。没有工人,再多的材料也没用,房子是盖不起来的。人体中的酵素,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又因为酵素在48℃以上会破坏,所以煮的食物中已经没有酶。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类和驯养的动物在食用加温过的食物。所以不少疾病只发生在人类,而在动物身上很少发生。

生鲜果蔬中除了富含酵素,还含有其他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抗氧化物质,为人体生存所必需,是良好的抗病和抗癌物质。同时,果蔬是弱碱性食物,是保持机体正常运转的优良食品。其他如豆类、蔬菜、杂粮、海藻也是碱性食品,都可以防止身体酸化而产生的各种疾病。为了健康,果蔬类食物最好占每天进食总量的70%以上。

(2)时食原则。就是要掌握人体生物钟(24小时周期规律性)的规律,吃、喝、睡要讲究,即中午到晚上8点是摄取和消化的时间;晚上8点到凌晨4点是吸收和利用的时间;而凌晨4点到正午是排泄的时间。

所以,白天活动时,肚子比较饿,错过时间而没有进食就会感到不舒服,因为中午到晚上是进食和消化的时间。睡觉时,身体正在吸收营养,是一天中身体成长、细胞更新、组织修复阶段,也就是吸收和利用的时间。早上醒来呼出的口气异味浓,舌头上被一层发白的黏膜覆盖,眼屎多,排尿排便,这些都是人体的排泄现象,这段时间是人体排泄的时间。

如果我们都按生理周期生活,身体就会很健康,处于正常状态。如果打乱人的生理周期,就会引发健康问题。

(3)同食原则。过去虽然讲营养均衡,这实际上很难真正做到,有时候还能引起消化器官紊乱、导致肥胖等疾病。同食原则很简单,就是肉和粮食类不要同时吃。

少生病的十大要点

需要掌握的十大要点如下。

(1)打破营养均衡的饮食原则。早上可以吃新鲜水果或鲜榨果汁,上午排泄,营养吸收能力不强,而水果易消化。中午以蔬菜、豆类、薯类、谷类、色拉为主,因是消化时间,食物不必太荤,避免过多动用机体酵素,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增强体力,便于工作和活动。

晚饭可在蔬菜基础上,增加鱼、蛋或肉类若干,留数小时消化,也便于晚上至凌晨吸收利用。

(2)多吃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作为能量来源的糖分,以及丰富的酵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并有助于身体保持弱碱性。

(3)少喝牛奶。骨质疏松在美国、瑞典、芬兰三国发病率最高,尽管他们喝奶最多。同样,过敏、哮喘、麻疹、关节炎等疾病也多发。亚洲人喝牛奶后常出现腹胀和嗳气症状,原因在于人体中缺少能够充分分解牛奶蛋白的酵素,而牛奶中的酪蛋白也被视为不易消化的不良蛋白质。地球上只有人类才喝不同种类动物的奶,动物中只有人类终身都不断奶。建议少喝牛奶,可以以豆浆来替代。

(4)吃肉时同时吃大量蔬菜。摄入蛋白质过量并超过身体的需要可导致肠腐败→血污染→疾病。相比较而言,吃鱼要比吃肉好。

(5)不要吃快餐。西方人快餐吃的多,动物脂肪摄入多,导致肥胖的人多,动脉硬化症、癌症、糖尿病等就会多发。孩子多吃快餐也会造成早熟、肥胖等情况。

(6)做菜少放油。油自生成开始就已产生氧化,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可引起动脉病变,油在高温下也可产生致癌物质等。同时要注意油的质量,用压榨法生产的比化学勾兑的油要好。

(7)远离白砂糖和药品。白砂糖是精制的糖,已失去营养素,可引起肥胖、蛀牙、糖尿病、免疫力下降等。药物尽量不用或少用,是药三分毒,因药物中毒而致死的比例一直在上升。

(8)不要一味依赖营养补充剂。健康营养品都是经过加工过的物质,且作用单一,过分补充往往会超出从食物中获得同种营养素的量,就会造成某种或几种营养素摄入过多而引起身体其他问题。没有比天然食物更好的东西,所以除了天然的食物和酵素营养品,其他的营养物质可以不用或少用。

(9)不迷信医院。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注重合乎自然规律的自然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专心静养,争取早日痊愈。

(10)坚持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运动是防止老化的特效药,但也要适度,不能过头。每天以半小时为宜,以微汗为度,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散步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民间就有“百练不如一散”之说。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