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失眠服用哪类安眠药比较好
二、老年人使用安眠药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失眠服用哪类安眠药比较好临床上治疗失眠的催眠药物很多,近年来发展较快,并且倍受人们重视的一类新型催眠药物苯二氮革类药物,可能成为催眠的首选药物,这类药物品种很多,主要用于催眠的有硝基安定、氟西泮、氯硝西泮、舒乐安定、替马西泮、三唑仑、咪哒唑仑等。苯二氮革类比其他镇静催眠药有较高的选择性、较大的治疗指数、较小的呼吸抑制及较少的药物相互作用。
但是,苯二氮革类催眠药如果滥用和长期应用也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并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因此,小儿、老年人及体弱者应当慎用。水合氯醛是醛类最早用于临床的催眠药,其催眠效力较强,作用迅速、持久,并且无副作用,不易引起蓄积中毒,疗效可靠,是临床多年行之有效的催眠类药物之一。特别适用于难以入睡的儿童及老年人。所以说,醛类催眠药用于老年人失眠者较好。副醛虽为醛类催眠剂,但作用较水合氯醛弱,且副作用较大,临床多不用,以水合氯醛为主。
老年人使用安眠药应注意什么?老年人常有失眠症状,虽然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可以通过改善睡眠习惯与环境,进行内在心理因素的调整即可达到目的。但也有少数严重病人需要服用安眠药,老年人使用安眠药应注意下列问题:
(1)安眠药不能滥用 安眠药虽然能帮助老年人睡眠,但有不可忽视的不良反应,如导致机体功能下降,影响胃肠蠕动,血压降低以及出现意外活动障碍等。因此安眠药不能因为效果不佳,而盲目加大药物剂量,或增加药物的种类,这样会造成安眠药的依赖性,损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老年人肝功能或肾功能低下者,用药后更易产生不良反应,应密切观察,注意安全用药。
(2)低体温者慎用 老年人易患低体温症。所谓低体温症,指的是体温在35℃以下。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减弱,体内产热减少,皮肤的温度感受器敏感度下降,尤其在冬季,遇寒冷时皮肤血管不能很好地收缩,以致皮肤热量散发较多,因而体温易随气温的下降而降低。过低的体温会使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变得更缓慢,甚则死亡。这些低体温的老年人不宜用安定、冬眠灵等安眠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抑制血管收缩,促进周围血管扩张,干扰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降低人体对环境的反应,从而干扰老年人对寒冷的反应,使体温更低。因此,老年人在寒冷的冬天,不宜使用安眠药,用时一定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