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现代药理与作用功效_半夏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药物成分】半夏块茎含挥发油,内含主成分为3-乙酰氨基-5-甲基异噁唑、丁基乙烯基醚、茴香脑、苯甲醛、B-榄香烯等,还含β-谷甾醇、左旋麻黄碱、胆碱等及葡萄糖苷、多种氨基酸、皂苷,及少量多糖、脂肪、直链淀粉等。

【现代药理】

(1)燥湿化痰:配陈皮、茯苓可治湿痰壅滞,痰多咳喘;配干姜可治寒痰喘咳;伍黄芩又治痰热咳嗽。

(2)抑制胃液分泌:水煎醇沉液对多原因所致的胃溃疡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降逆止呕:适于胃寒及痰饮呕逆;适当配伍,也常用治胃虚呕吐、胃热呕吐及妊娠呕吐等多种呕吐。

(4)解毒作用。

(5)降血压作用。

(6)抗肿瘤作用:半夏的稀醇和水浸液或其多糖组分、生物碱具有较广泛的抗肿瘤作用。

(7)消痞散结:可治痰气交阴的梅核气;配黄连治痰热互结之胸闷脘痞。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传统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用法与用量】煎服,3~10g,一般宜制过用。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者慎用。但经过配伍,热痰者也可用之。

【临床应用】

半夏的现代药理与作用功效_半夏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室上性心动过速:生半夏、生石菖蒲各等份,共研成极细末,过筛,用苇筒取药末少许,吹入患者的鼻腔内,取嚏3~8次即可。生半夏和生石菖蒲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4例,在取喷嚏后5~10分钟内恢复正常心律13例,无效1例。

(2)病毒性心肌炎:半夏配生姜、茯苓煎服,治疗11例,临床症状均消失,10例心电图恢复正常。

(3)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生半夏研末溶于米酒中,浸泡24小时以上,取上层澄清液滴耳。先用过氧化氢溶液洗涤外耳道,然后滴入药液数滴,1日1~2次。一般1~2天见效,1周内痊愈。

(4)食管癌

方一:生半夏、生胆南星各30g(均先煎2小时),茯苓、党参、生薏苡仁各15g,黄芪20g,竹茹、陈皮、白术、山药、莪术、白扁豆各10g,山豆根12g,大枣6g。1日1剂,以水煎服。服用1个月。治疗25例(均为失去手术或放疗时机),部分缓解2例,不变22例,进展1例。

方二:加味通幽汤(法半夏、白花蛇舌草、麦冬、竹茹等)每日1剂,水煎。取液250~500ml,用20~40ml,频呷服;4周为1疗程,治疗晚期食管癌86例,明显好转42例,好转3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02%。

(5)甲状腺肿瘤:生半夏10g,水煎15分钟以上,随症加减。隔天1次,连续服20剂以上。治疗91例,治愈48例,占52.75%;有效15例,占16.48%;无效28例,占30.77%。总有效率69.23%。

(6)癫狗:鲜半夏若干,浸冷水半个月,1日换水1次,去除上浮泡沫,以砂锅煮沸后,立即取出,冷水冲洗淘净,连续煮沸3次,晒干研末后装入胶囊。每粒胶囊含半夏粉1g。视病情及年龄,1日2~3次,每次1~2粒,连服1~2年。治疗癫疗12例(2一16岁),痊愈5例,显效5例,无效2例。

(7)重症肺部感染:半夏、杏仁、艾叶、桂枝、花椒各等量,研为粗末40g,加黄酒适量,足浴(药液至足背),每次半小时,1日2次,用21天。治疗26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

(8)颈部淋巴结炎:生半夏,加陈醋、温开水调匀,敷于患处。治疗30例,效果显著。

(9)寻常疣:寻常疣局部温水泡洗10~20分钟,刮去表面角化层,79月间鲜半夏洗净去皮,涂搽初发疣即可。治疗218例,治愈211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96.8%。

(10)慢性宫颈炎:半夏洗净晒干或烘干,研成细粉。患部分泌物擦净,用带线棉球蘸半夏粉适量,置宫颈糜烂面,紧贴创面,24小时后取出。每周上药1~2次,8次为1疗程。因半夏含有刺激性物质,上药要小心,防止药粉撒在阴道壁上。如不慎撒上,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棉签洗去,否则会产生烧灼感,甚至引起水疱。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310例,其中痊愈162例(宫颈糜烂与充血完全消失,肥大缩小);显效118例(糜烂面缩小1/2以上,白带减少,自觉症状消失);好转23例(糜烂面稍稍缩小,自觉症状减轻,白带稍减少),无效7例。总有效率97.75%。

(11)慢性咽炎:制半夏加食醋浸泡,苯甲醇过滤,口服,治疗564例,治愈342例,好转170例,无效52例。

(12)产后尿潴留:生半夏15g,大蒜2瓣,加水少许,共捣烂为糊状,敷于脐中及关元穴,上面覆盖胶布,用热水袋敷其上方,热气入腹,即有便意。有灼痛,则去掉热水袋。治疗产后尿潴留11例,均获治愈。一般1~2小时即可见效。(13)艾滋病腹泻:治疗18例,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每日1剂水煎服。用营养支持疗法。2周为1疗程。用2疗程,痊愈13例,显效3例,无效2例。

(14)减轻造影剂不良反应:半夏、生姜各250g,加水5000ml,文火煎1小时,煎成2500ml,供25个患者服用,在CT增强扫描前30分钟口服100ml。采用上方预防脑CT增强扫描不良反应各800例,其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且止吐效果达98.7%。

(15)疟疾:生半夏6g捣烂置于胶布上,于发作前3~4日贴于脐部。

(16)鸡眼:半夏适量研为粉末。用药前洗净患处,消毒后用手术刀消去鸡眼的角化组织,使呈凹面,放入半夏末于患处,外贴胶布。

(17)牙痛:生半夏30g捣碎后置于90%乙醇90ml中,浸泡1日后即可使用。用时,以棉球蘸药液塞于龋齿洞中。

(18)瘰疬:半夏适量洗净、晒干,研成细末,置锅内,加水煮沸成糊状。用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再把糊剂涂于无菌纱布上,敷患处包扎,每日换药1次,2~3日即可治愈。

(19)十二指肠炎:半夏、吴茱萸、黄连、厚朴、藿香、车前子、茯苓、陈皮、白术各10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调兑均匀,分服,每日1剂。

(20)因寒所致的胃脘痛:半夏、陈皮、炙甘草、生姜、白术各8g,香附、茯苓、山药、砂仁各5g,干姜12g,大枣5枚。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调兑均匀,分服,每日1剂。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