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β-榄香烯,莪术提取物。
【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发肿瘤细胞凋亡。
【作用功效】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
【现代药理】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作用于细胞周期S期与G2及M期的调控点。阻止S期细胞进入G,+M期,降低肿瘤细胞分裂能力,抑制其增殖。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生长代谢,诱发肿瘤细胞快速发生凋亡。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肿瘤的压迫,缓解癌性疼痛,同时能为机体提供高能量营养。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一次400~600mg,一日1次,15天一疗程;口服给药,一次100~200mg,一日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静脉炎榄香烯乳注射液在临床应用时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静脉炎,发生率约100%。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该药的刺激性、浓度、乳化处理和所选择输液的静脉有关。静脉炎发生后,除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恢复以外,还会给患者的再次输液治疗造成困难,从而影响榄香烯乳注射液的继续使用。对于静脉炎的防护最为有效的措施是经皮穿刺留置锁骨下静脉、颈静脉或外周静脉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这不仅解决了药物刺激和外渗的问题,也为肿瘤患者的长期输液,输注化疗药物、高渗及黏稠液体和反复采血提供了方便。
2.发热发热是榄香烯乳剂在使用过程中引起的仅次于静脉炎的重要不良反应,据统计其发生率约为70%。在发热的病例中除了部分与并发较严重的静脉炎及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有关外,其他均为药源性。体温多数低于38℃,个别病例体温高于39℃。发热常为一过性,基本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进一步治疗。
3.疼痛榄香烯乳剂在控制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中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榄香烯乳剂对胸、腹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形成化学性胸、腹膜炎,使胸、腹膜粘连、肥厚,以减少或阻止血管内水分渗入腔隙内,高浓度的药物直接、持续地刺激壁层胸、腹膜上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胸、腹腔内注药后出现的剧烈疼痛均在近期或首次给药后发生。
4.诱发出血莪术属活血化瘀类中药,榄香烯乳剂亦具有相同的活血化瘀、抗肿瘤的功效。临床应用中发现可以诱发和加重出血。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皮下瘀血,以及呼吸及消化系统的出血症状,甚至脑出血。在患有出血、凝血机能的疾病时(如肝癌等),因其自身疾病亦可以诱发机体出血,故应用榄香烯乳剂时就更应慎重。
5.过敏反应榄香烯乳剂导致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发绀、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或哮喘的过敏性症状,其发生率较低,临床报告病例也较为少见。症状轻者给予吸氧或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静注或静滴即可缓解。重症患者应依其病情变化予以抗休克和抗哮喘的抢救措施。
6.其他其他少见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溶血、过敏性哮喘、呼吸衰竭等。其发生率虽极低,但对于此类反应临床上应予以高度重视,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反应须及时对症处理。
【注意事项与禁忌】
1.血小板减少症、进行性出血倾向者慎用。
2.部分患者初次应用后有轻微发热感,多在38℃以下,可对症处理。
3.本品腹腔注射,可致少数患者疼痛,可对症处理。
【分析与评价】榄香烯乳注射液静脉注射不良反应较多,且涉及到多系统,主要为过敏反应、静脉炎、肝功能异常、哮喘、肺水肿、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按规定用法、用量、疗程使用。应用时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