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血尿的特点是什么?运动性血尿的诊断与鉴别

运动性血尿的出现一般无明显先兆,多在一次大强度训练或比赛后突然发现肉眼血尿(尿呈洗肉水样),多无不适,个别运动员可能伴乏力,食欲下降、头痛等。

运动性血尿的特点是在训练或比赛后骤然发生血尿;血尿程度与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关系密切,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大是运动性血尿的诱因,若调整运动负荷或停止运动1~2天,血尿迅速消失,多数患者(95%左右)血尿在3天内消失,最长也不超过7天。如果接着又进行较大运动负荷训练,运动后又可能出现血尿;运动性血尿多发生于长跑、跳跃项目;男性较为多见;运动员除发现血尿外,一般不伴有其他的症状或体征,偶有乏力、肌肉酸痛、失眠等;血液化验、肾功能检查、腹部X光拍片及肾盂造影等检查均属正常;运动性血尿预后良好。

运动性血尿的特点是什么?运动性血尿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和学别诊断

运动员出现血尿,应详细询问病史和运动史,并作多方面检查,只有在排除器质性疾病所引起血尿之后,才可考虑诊断运动性血尿。切勿把患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因运动而诱发的血尿,误诊为运动性血尿,也不应把运动性血尿轻率地诊断为病理性血尿。因此,在诊断运动性血尿时,应结合症状和临床特点,然后逐步地进行多项必要检查,以求确诊。即使诊断为运动性血尿,也要定期作肾功能检查,并追踪观察,以防漏诊,延误治疗。

运动性血尿应与器质性疾病或外伤所致的血尿加以鉴别,因为两者的处理截然不同。一般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血尿与运动负荷无明显对应关系,除血尿外,还伴有其他各种病理症状。

肾小球肾炎:发病初期常有眼睑浮肿,后波及全身,尿少、血压升高(暂时性),以及乏力、厌食,腰部钝痛和肾区叩击痛等。尿液检查除有红细胞外,还有尿蛋白和管型等。

泌尿系结石:常出现肾绞痛,尿频、尿急、尿少、尿痛和尿中断等膀胱刺激症状。腹部X光拍片或肾盂造影常可发现结石。

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和肾结核等):除血尿外,多有脓尿(尿中有大量白细胞)及膀胱刺激症状,尿液细菌培养和尿沉渣涂片染色检查都发现有细菌,以及腰痛,膀胱区压痛和肾区叩击痛等。外伤引起血尿:一般腰部有明显外伤史,诊断不困难。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