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豆最好是存储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这就可以避免变质和细菌滋生的情况发生,若是放在潮湿的空间下就会导致山药豆很快就出现变质,其实山药豆已经变成了很常见的食材,当人们感到自己出现腹泻,或者是其他胃肠道方面疾病的时候就可以去食用山药豆,这是可以起到一个辅助治疗作用。
山药豆,又称:山药蛋、山药籽、零余子、薯蓣,为薯蓣科薯蓣的叶腋间常生有肾形或卵圆形的珠芽,叶上生,长圆不一;皮黄色,煮熟后变灰色,皮薄,肉白质细。山药豆和山药是同一植物所生,山药在地下部分形成块茎的同时,在地上部叶腋间着生很多的零余子。零余子是腋芽的变态,也即侧枝的变形,称为地上块茎,也叫气生块茎或株芽,普通称为山药豆。山药豆味甘、性平,入脾、肺、肾三经,可养肺益阴,补肾固精。
1.健脾养胃,治疗腹泻
山药豆汁液柔润,擅补脾胃气阴,能固涩下焦气血。《本草纲目》有记载:“山药豆益肾气,健脾,止泄痢,化痰液,润皮毛。”由此可见,山药豆对于慢性胃炎、脾虚久泄、慢性肠炎等症有良好疗效。《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姓万的妻子,大便泄泻许多年都医治不好,使得体质非常衰弱,但是在食用了山药豆粥后却不治而愈了,山药豆的功效与作用可见一斑。只要是脾胃虚弱便澹者,每天取30一60克熟山药豆粉熬成粥,服食后可获得满意效果。如果与荔枝粥同服可治疗老年五更泻。
2.补益肝肾,杭衰考
山药豆上滋于肺、中养于脾、下固于肾,有助于抗衰老和虚弱体质的调理,对各种虚弱性病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如营养不良引起的溃疡性口腔炎,采用单味怀山药豆30克配适量的冰糖,一般服用3剂就可以治愈。中医抗衰老的药方中常用山药豆配山英肉,用生山药豆60克(或山药豆粉30克)配山臾肉15克,炖服,能起到补肝肾、壮元气、益阳道、添精髓、明目的作用;还能能降血脂、降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消炎作用,还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
3.滋补脾肾 ,降血糖
山药豆由于具有滋补脾肾阴精的作用,是中医历代治疗消渴(糖尿病)的主药,常与黄茂、天花粉组方,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山药豆配枸杞子、知母,可增强滋阴补肾之效;配薏仁米可减少饮食,适用于各类型的糖尿病。山药豆治慢性前列腺炎,可用山药豆30克、获芬30克、粳米100克,先将山药豆、获芬烘干共研为细末,粳米放入砂锅,用大火煮沸,缓缓调入山药豆、获芬粉,改用小火煮至粘稠状。早晚2次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