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体缺乏酵素的危害
二、缺乏酵素的7大症状
人体缺乏酵素的危害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研究的结论是:所有的慢性病与酵素缺乏和不足有关。造成饮食中缺乏酵素的最主要原因是食物经过烹饪或精制所致。事实上,经过加热处理的食物均可视为没有酵素,即没有生命力的食物。
如果一个人经常摄入不合酵素的食物,那么身体就会动用“协作机制”,不得不通过体内分泌更多的酵素来应对。短时间内问题尚不大,但长时间后,由于人体内的酵素过度消耗,同时伴有胰腺、脑垂体等与酵素分泌和掌控有关部位的负担加重,造成消化、吸收、代谢等方面的障碍,影响健康并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前面我们已经反复提到,很多疾病的发生都和身体酵素的缺乏有关,可以根据疾病种类的不同来判断身体中缺乏的是哪种酵素,如果疾病呈恶化的趋势,说明相对应的某种酵素的量越来越少,因为酵素有专一性.因此通过酵素预警、透视疾病的准确性要更高。
在我们的脏器之中存在着多种代谢酵素,当这些脏器出现炎症或其他病变的时候,细胞就会肿胀破裂,酵素就会从细胞里面流到细胞液之中,这时人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比如,患上肝炎的,肝脏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就会流入血液,人就会表现出恶心的症状,开始厌油食,肝区不适,去医院检查就会发现,体内的这些酵素的含量上升,如此即可判断出自己患上了肝炎。
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时候,一旦发现血清里面的某种酵素的含量太多,就说明对应的那个组织器官发生了损伤,细胞内酵素释放流到血液系统,血液酵素的活性就会上升,它上升的程度和器官细胞损伤程度有关,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患上了某种疾病。胰脏是分泌消化酵素的重要器官,一旦缺乏胰蛋白酵素,就会罹患胰脏病,引起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导致糖代谢紊乱,诱发糖尿病。
胰腺中的脂肪酵素可以将甘油三酯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因此,当血液中的脂肪酵素值太高的时候,说明胰脏可能发生病变。当胰脏患者胡吃海喝之后,血清里面的脂肪酵素就会急剧上升。人在患上急性胰腺炎的时候,血清淀粉酵素增加的时间比较短,血清脂肪酵素活性上升会持续10~15天。并且,人患胆总管结石、肠梗阻、十二指肠穿孔等疾病的时候,脂肪酵素也会上升。
磷酸酵素能在血液里面分解磷酸,人体中的前列腺、红细胞或血小板中都有磷酸,可以通过检测血清里面的磷酸酵素值诊断是否患上了前列腺癌。
缺乏脂肪酵素,会导致肝病、糖尿病、肥胖症、维生素A缺乏症;缺乏胆碱酯化酵素,会导致贫血、急性感染、肝病、神经中枢迟钝;缺乏免疫监视酵素,会诱发人体流行病感染和癌症幼芽细胞过度生长、脑瘤等;缺乏乳酸脱氢酵素,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急性白血病复发、癌症、急性肝炎等;缺乏脂溶性酵素,会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栓,易诱发心梗和脑梗;缺乏转氨酵素,可能会诱发心肌梗死、肝炎、骨骼肌损伤等;磷酸肌酸激化酵素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有直接关系;缺乏酪氨酸酵素,会导致白化病。
其实除了上述介绍的酵素缺乏可能导致的疾病之外,酵素缺乏还和很多疾病有关。通过检测某种酵素的状况,即可大致判断自己患的是哪种疾病,及时做相关疾病的确诊。
缺乏酵素的7大症状接下来,我们将分别讨论缺乏消化酵素和新陈代谢酵素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您可以通过我们设定的几个“身体闹钟”,来了解自己是否长期缺乏消化或新陈代谢酵素。此外.这些检查可不是仅做一次就足够,定期将这些项目作为与身体情况对照的标准.才能随时观察体内的酵素银行是盈或是亏哦!
1.胃部会有海浪声
请回想看看,您是否曾经一次喝很多水,顿时觉得胃不舒服、有胀气的现象?或躺在床上翻身时,突然听到上腹部传出如波浪般的声音?其实这并不是只有肚子饿才会发出的声音,消化不良的朋友也特别容易出现发“声”这种状况。尤其胃气虚弱者,更容易因为喝太多水而导致消化不良,相应也有“胃突”问题,也就是因胃囊经常被扩张,造成上腹突出的现象建议有此现象者,善用“喝水技巧”,那就是于平日养成喝水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一次喝下大量的水。建议平常每15~30分钟喝一次水,每次喝几口即可,如此不但可以真正缓解口渴.水分也可以较充分地被保留于体内。
2.因压力大而产生肠胃道胀气或痉挛
仔细观察市面上许多帮助消化、预防胀气的保健食品,原料都是以能够帮助消化脂肪、蛋白质与淀粉的酶类为主: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用餐时间不正常,肠胃道多少都会处于胀气状态,再加上压力、紧张,就容易同时产生胀气与痉挛,进而造成消化不良及影响营养吸收能力二胀气与痉挛同时发生时,除非是明显胃痛,大多时候是感觉不出来的,因此,如果您发现早餐在七点左右吃完,到了下午一点多都还不会饿,就很有可能是因为胀气让食物排空速度减缓了: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易使肠胃机能变弱.若发现自己有类似状况,除了食用可以帮助消化的酵素食品或生鲜蔬果.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疏压方式也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