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
【原方配料】猪瘦肉250克,玉竹100克,葛根60克,葱白15克,淡豆豉15克。
【做法】①将玉竹、豆豉、葛根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葱白洗净,切成葱花。②把玉竹、葛根、猪瘦肉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旺火煮沸后,小火炖1小时,再放入豆豉、葱白煲沸,调味后即可。
【服法】吃肉喝汤,趁热一次服完。
【作用与功效】滋阴清热,解表去邪。
玉竹又名葳蕤,含维生素A、烟酸、葡萄糖、果糖、强心苷、黏液质等。味甘多液,质柔而润,性平、味甘。长于滋阴润燥,生津止渴,并有滋阴而不敛邪的特点。但本品无解表之效,故选用辛温发散之葱白、豆豉与之配伍,使其既能滋阴,又能解表。葛根,性凉、味甘辛,既能解肌退热,又能生津止渴。猪瘦肉,性平、味甘,补益脾胃,滋阴润燥,为清凉性滋养强壮之品。《本草备要》中评述:“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精液,丰肌体,泽皮肤,固其所也。”诸药共奏滋阴解表之效。
【适用范围】①阴虚之体,外感风邪,症见手心发热,两颧潮红,恶风寒,鼻塞,头痛等。②夏末秋初,外感温燥,症见皮肤、鼻腔干燥,干咳少痰等。
【注意事项与禁忌】选用玉竹以肉肥,黄白色,光泽柔润,不泛油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