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清·刘汉基《药性通考》。
【原方配料】猪大肠500克,木耳15克,水发海参250克,调料适量。
【做法】①木耳用清水浸开,洗净。②海参洗净,切丝。③猪大肠洗净,开水煮3分钟,冷却后,切小段。
④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沸后,小火煲1~2小时,调味即可。
【作用与功效】滋阴养血,润燥滑肠。
木耳性平、味甘,含有多种维生素,有养血益阴、滋润肠燥的作用,《药性切要》说它有“润燥利肠”之功。海参性温、味甘而咸,功能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本草求源》说它有“润五脏,滋精利水”的作用。猪大肠性平、味甘,以脏补脏,有润肠燥、补下焦的作用。合而为汤,补养阴血、滋润肠燥,则大便可通。《药性考》认为“海参、木耳,切烂,入猪大肠煮食”,可“治虚火燥结”。
【适用范围】①老年人大便干结。②妇女产后血虚津亏之大便燥结。③习惯性便秘属阴亏血少者。
【注意事项与禁忌】①感冒发热者不宜服用。②脾虚湿盛,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