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阳的食物主要有:
1、芝麻
补肝肾,润五脏,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肾虚患者,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早期白发,大便燥结者,以食为佳。
2、胡胡米
也叫谷子、青稞。可以补益肾气。在《名医别录》和《滇南本草》中均有“粟米养肾之气”。
3、牛骨髓腔
具有润肺、补肾、益髓之功效。本草纲目说其具有润肺补肾、养肌、养颜的功效。尤其适合于肾虚虚弱、精血亏虚的人群。
4、羊骨
性温热,味甘,可补肾强筋骨。本草纲目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对于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5、猪肾
性味淡,味咸。唐孟荀鹤认为猪肾“主肾虚”。本草《日华子本草》中说:“补水养阴,治耳聋。水的脏腑即肾脏。所以凡因肾虚引起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老人肾虚耳聋等,都可以经常吃。
6、淡菜
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之功效。在《养生食谱》中,有这样的说法:“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属介类,气味甘美,性凉,善治肾虚有热。因此,凡肾虚虚弱、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者,吃这些食物最好。
7、干贝
也被称为江中柱子。性平,味甘咸,可补肾滋阴,故肾阴虚的人宜常食,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补肾阴。
8、鲈鱼
也叫花鲈,鲈鱼。性味平,味甘,补脾胃,补肝肾,益筋骨。鲈鱼,味甘淡、平,与脾胃相宜,所以《本草经》中有记载。桑椹的主骨,肝主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故能益筋骨。
通称桑果。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养阴之功效。正如滇南本草所言:“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明目。”
9、栗子
性温热,味甘,除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于肾虚腰痛的患者,以食为佳。明·李时珍亦有记载:「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粒,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10、乌桃
性温润,味甘,既可补肺止喘,又可补肾固精,可润肠通便。肾虚喘、遗精阳痿、腰痛脚弱、小便频数、大便燥结者适宜服用。
11、山药
性平,味甘,为中医的“上品”药,除有补肺、健脾的功效外,还可益肾填精。就像《本草正》中也有记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治疗五劳七伤。”因此,凡肾虚者,宜常食之。
12、豇豆
性味平,味甘,有补肾,健脾之功效。“豇豆滋阴补肾,健脾胃”,《四川中医药志》也有记载。治疗尿频数肾虚白带、白浊及肾虚遗精。
13、海参
性温,味咸,质虽阴柔,但可补肾阳气,为肾阴肾阳双补之品。就像《本草从新》中所说:“海参补肾益精,壮阳疗痿。”故肾虚者,均宜食之。
14、海马
性温热,味甘,可补肾壮阳,故肾阳不足者,均宜食之,包括阳痿、不育症、多尿、夜遗、虚喘等。
15、虾
性温,味甘咸,入肾经,有补肾壮阳之功效。如患有肾气虚、肾阳不足而引起的腰脚无力、阳痿、男性不育者,宜多食虾。
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是肾阳虚的主要症状。各种症状包括:精神不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阳痿早泄、遗精、精冷不育、宫寒不孕、带下清冷、小便清长、夜间多尿、尿点不爽、小便不通、下利清谷。
1.适当的性生活,不要勉强,不要纵欲。
2.平时要注意腰部的锻炼,多做一些刺激脚心的按摩。
3.膳食方面:平时要多食用韭菜、海参、人参、乌鸡、家鸽等。
4.充分睡眠是恢复肾脏功能的重要保证,工作再紧张,到了睡觉的时候也要按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