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淤血症经常会引起子宫颈,外阴等其他部位的静脉曲张,患者会出现低位腰痛,盆腔痛,性生活疼痛,白带和月经增多的症状,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以手术治疗为主。
一、临床表现
1.慢性下腹痛、低位腰痛、性生活痛,月经多、白带多
2.易疲劳、乏力,睡眠不好。
3.宫颈肥大,呈紫蓝色,子宫大而软,触痛,宫旁附件区及后穹窿柔软如海绵,压痛明显。
二、发病原因
1.解剖学因素
女性盆腔循环的特点,主要是静脉数量增多和构造薄弱。
2.内外力因素
内外力因素证明能够影响盆腔血液的流速,从而改变局部血管的压力,静脉更易受其影响。
(1)长期从事站立或坐着工作者、习惯于仰卧位睡眠者易于致成盆腔淤血综合征。
(2)便秘影响直肠的静脉回流,而直肠和子宫、阴道静脉互相吻合。痔丛充血必然引起子宫阴道丛充血,故习惯性便秘易于产生盆腔淤血。
(3)妊娠期间因大量雄、孕激素的影响,再加上增大的子宫对子宫周围静脉的压迫,可引起子宫周围静脉扩张。
(4)子宫后倾时,卵巢丛血管随子宫体下降弯曲在骶凹的两侧,使静脉压力增高,回流受到影响,以致使静脉处于淤血状态。如再有仰卧位睡眠习惯,则久而久之便可引致盆腔淤血综合征。
(5)阔韧带筋膜裂伤使得构造上薄弱,缺乏弹性,缺乏固有血管外鞘的静脉更失去支持,而形成静脉曲张,还使子宫后倒。
(6)输卵管结扎术:具体形成因素并不明确,与手术的因果关系也无明确证据证实。
3.体质因素
有些病人由于体质的因素,血管壁组织显著薄弱,弹力纤维少,弹性差,易于形成静脉血流淤滞和静脉曲张。即使第一次妊娠,平时不从事长时间站立或静坐工作,就可能出现下肢及/或盆腔静脉曲张及盆腔淤血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