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间艾灸的适应症有哪些

一、血虚型

表现为月经后错,量少色淡,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慌、面色苍白、精神乏力。

艾灸取穴:内关、关元、子宫、涌泉

艾灸手法:悬灸(就是单根艾条对准穴位静止不动),也可以用艾灸盒代替,每穴20分钟,每天一次。

二、肾虚型

月经初潮较迟的,经量少,伴有腰酸背痛。

艾灸取穴:八髎、归来、三阴交。

艾灸手法:悬灸,也可用艾灸盒帮助,每天一次,每穴20分钟。

三、血寒型

经前或经期量少色暗,有块,小腹冷痛、喜温,得热则减,治疗上宜温经散寒。

艾灸取穴:八髎、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艾灸手法:最好采用隔姜灸,姜块切3毫米厚度,每次每穴20分钟,每天2次。

如果没有条件,就用悬灸。先八髎,再关元,足三里,最后三阴交。

四、气郁型

表现为月经推后,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小腹胀痛,乳房胀痛,精神抑郁。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