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失眠的临床表现
二、老年人失眠的特点
老年人失眠的临床表现(1)入睡困难:上床后经很长时间都不能人睡,这是由于老年人上床至熟睡之间的时间(即睡眠潜伏期)延长所造成。
(2)夜间觉醒增多:每夜睡眠过程中,老年人睡眠深度变浅,稍有动静就醒,夜间觉醒的次数和时间均增加。青年人一般有1~2次的觉醒,每次持续2—4分钟,不久即入睡。而正常老年人一夜可觉醒5~6次,每次长达10分钟以上,次晨醒来后感到没有睡好。有的老年入夜间中、途要醒来多次,起来后解小便、喝水,然后再睡。这种睡眠的改变是生理性的,只要认识这一规律,就不必为此而感到紧张和焦虑。如果老年人夜间醒的次数过多,第二天醒后头昏脑胀、无精打采、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时就需要治疗。
(3)睡眠少:即总睡眠时间减少。人到了老年,由于大脑皮质的功能不如青年人活跃,所需的睡眠时间也随之减少,一般一个晚上能睡上5—6小时就足够了。某些人把睡眠时间的多少作为判断是否失眠的一个标准,这种想法是不全面的。每个老年人每天睡眠的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以醒来后自觉全身舒适、疲劳消除、精力恢复为准。如果每天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引起白天“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也就是常说的患了“失眠症”。
(4)早醒:表现为半夜或凌晨前觉醒,醒后即不能再入睡。在寂静的夜晚,脑海里回忆起多年前的经历,辗转反侧,就是不能再度入睡,许多老年人为此感到焦急不安而到处求医服药。
(5)白天打盹而夜间不眠:这类老年人白天不住地打盹,一到晚上就不易入睡,颠倒了正常的睡眠节律,日子一长就成为习惯。
总之,老年人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睡眠,如果睡得少而且是一贯的,又没有自觉症状,且精力充沛,那就不要担忧。如果以前睡得多,步人老年后睡眠少了,只要第二天没有疲劳感,头脑清晰、精力旺盛,也属正常的睡眠。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睡5—7小时即可,也有些长寿老人,每天睡8—10小时。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家晚上睡不好,但是只要白天能够补觉,就不会导致失眠后遗症。
如果老年人一旦失眠了,不要为此而紧张、恐惧、不安、抑郁,对于偶尔失眠可以自己进行调整,长期严重失眠应当去医院检查,医生可通过体格检查、心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帮助患者找出失眠的原因。老年人失眠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变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和对失眠的错误认识,调整睡眠节律和适当使弓催眠药。另外,食疗、药膳疗法、自我调情绪及文体活动等自然疗法,对老年人的夫眠症调治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可视自己的情况或在医生护士指导下加以应用。
专家提醒
专家认为: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已有减退,易疲劳,须注意睡安、睡暖、睡足。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席珍教授认为,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好保持在7到8小时之间。专家还指出,对超过80岁、血压较高、心脏也不好的老人,必须有足够的睡眠,早晨也要起晚些。然而,是不是老年人的睡眠越多就越好呢?有关研究证实:白天嗜睡的老年妇女心脏病患病率比不嗜睡的老年妇女高出66%,而嗜睡的老年男性则比不嗜睡的老年男性高出35%,这是由于嗜睡与老人的血管硬化有关。
因此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睡眠。如果总是感觉疲惫、困倦,应该去医院检查。老年人睡前要注意以下十项要点:
一忌睡前说话 二忌睡前用脑
三忌睡前激动 四忌睡前饱食
五忌仰面而睡 六忌对灯而睡
七忌对炉而睡 八忌迎风而睡
九忌高枕软床 十忌蒙头而睡
睡眠不足或质量不高不仅影响健康,也影响生活质量,出现头痛、头昏、食欲下降、全身不适、注意力分散、思考困难、记忆力减退等不良状况,大大增加工作时发生意外事故、交通事故的几率,并可导致免疫力下降,诱发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长期缺少睡眠会加速人体各器官衰老,尤其要当心失眠导致的抑郁、焦虑症状。
老年人失眠的特点失眠与年龄有一定关系。老年人的睡眠模式逐渐发生变化,表现为夜间睡眠浅而易惊醒,睡眠中出现多次短暂的唤醒和早醒,慢波睡眠第3期、第4期缩短或缺乏,睡眠效率下降;有些老人出现睡眠时相提前,表现为早睡早醒:也可出现多相性睡眠模式,即睡眠时间在昼夜之间重新分配,夜间睡眠减少,白天瞌睡增多,经常小睡,但在24小时中的总睡眠时间并不减少。这说明老年人在获得深睡眠和长时间持续睡眠等方面的能力下降,而不是睡眠需要量的减少。美国的统计报道显示,在65岁以上人群中,只有12%的人没有受到过睡眠问题的困扰,其余人分别存在入睡困难、觉醒次数增多和早醒等睡眠问题。
老年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早醒,这是由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决定的j但实际上老年人在白天打瞌睡的时间也较多,有研究发现老年人一天中真正的睡眠时间加起来超过10个小时,为什么老年人的失眠比例较高呢?这是由于老年人的深睡眠时间减少、多梦,造成睡眠质量下降所致。对于老年人的失眠应积极寻找原因,对因治疗,不要简单地归咎于年龄。老年人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衰退,某些慢性疾病可能对睡眠产生干扰。或者因为退休、丧偶、独居或经济压力等,而产生的精神心理问题干扰睡眠;或者是与老年人睡眠卫生不良、夜尿增多、增龄所致的睡眠能力减退、白天嗜睡过多等导致睡眠障碍。此外,老年人中常同时存在能够引起失眠的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症和日落综合征等。
失眠伴随的症状失眠最主要的症状是睡眠不足,它同时伴有许多不舒服症状,最常见的是头痛,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判断力下降;或疲倦乏力,无精打采,腰膝酸软;或耳鸣耳聋,视物发花;或不思饮食,脘腹胀痛,口中无味;或心慌气短,神情紧张,胆怯恐惧,遇事易惊;或白天昏昏欲睡,想睡又睡不着,不该睡时打瞌睡;或胸闷气短,郁闷不解,严重者面对各种问题往往手足无措,不能充分利用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阅读、书写和思考变得迟缓,因而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导致情绪异常,焦虑烦躁,易激动或情感淡漠。
另外,长期睡眠不足也可以带来一系列的身体损害,可以诱发心身疾病,如心动过速、腹泻、便秘、消瘦、胃十二指肠溃疡、阳痿、性欲减退、抑郁症、焦虑症等,严重者可有自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