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

任脉的穴位为中脘穴,在上腹部,人体前中线,肚脐上4寸。 中脘为胃的募穴,胃气聚在这里,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和任脉交叉的穴位,可使胃经与任脉相通。 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任脉总能调阴经和三焦。 与此同时,中脘或腑会,六腑精气汇合于此。 所以,中脘穴广泛用于内科疾病,不仅与脾胃、肠道、肝胆等疾病有密切联系,还能治疗气虚证、肢体经络等疾病。

中脘穴具有化湿、理中焦、调升降等功效。 能缓解胃脘痛、呕吐、水肿、食欲不振、呃逆等症状。 在化疗后,肿瘤病人易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可在中脘穴进行热敷,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几率。 另外,黄疸多是由于湿邪作祟造成的,因为脾胃是生痰之源,湿邪困脾,也会影响肝胆的气机,导致胆汁疏泄失常而引发黄疸,由于中脘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所以可以选择中脘配合丰隆来治疗。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