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气血中药有哪些呢

每个月女性朋友都会经历生理期,但绝大多数朋友都会饱受生理期的各种折磨,痛经当然是最难受的了,它不仅会让大家感觉痛不欲生,还能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只能卧床休息。其实这都是气血调理不当而造成的,因此调气血中药有哪些呢?为了更好的帮助到大家,接下来的时间就请朋友们和我一起进入到今天的学习。

调气血中药有哪些呢

[六味回阳饮]

1、组成:

人参30-60g、制附子6-9g、干姜(炮)6-9g、炙甘草3g、熟地15-30g、当归身9g(如泄泻或血动者,以冬术易之)。

2、[用法]

用水400毫升,武火煎至320毫升,温服。

3、[功用]

益气回阳,养血救脱。

4、[主治]

阴阳将脱。

5、[加减]

如肉振汗多者,加炙黄耆12-15g,或30g,或冬白术9-15g;

如泄泻者,加乌梅2枚,或北五味20粒。

[右归丸]

1、组成:

大怀熟(地)240g、山药(炒)120g、山茱萸(微炒)90g、枸杞(微炒)120g、鹿角胶(炒)120g、菟丝子(制)120g杜促(姜汁炒)120g、当归90g、肉桂60g,渐可加至120g、制附子(自60g渐可加至180g)。

2、[用法]

配作蜜丸服,每丸约重15g,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下。

或按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

3、[功用]

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4、[主治]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或阳萎遗精,或阳衰无子;或大便不实,甚则完谷不化;或小便自遗;或腰膝软弱,下肢浮肿等。

5、[方解]

本方在原书主治“元阳不足,先天禀衰,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或“阳衰无子”等证。

本方主治诸证,虽有病起中焦或下焦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不一,但其总的病因病机,仍如原书所说:“元阳不足”。

以上几段文字内容就为我们很好地介绍了调气血的一些中药配方,相信只要大家通过认真学习后都能够掌握的。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调理气血除了服用这些中药配方外,还必须注意一些生活方式和方法,平时就要多食用一些补血的食物,像动物内脏等等。而且要保证有良好的睡眠时间。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