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鼢鼠药用价值有哪些

 可能跟大家说鼢鼠大家觉得不太了解。其实它就是地下害鼠。广泛分布于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山东、河南、安徽及河北等地,它的体形粗壮,耐寒,生长繁殖迅速。主要危害甘薯、花生、马铃薯、胡萝卜、小麦、玉米等。

药用价值

地羊的骨可代替虎骨入药,北京同仁堂制成“虎骨酒”、“强力风湿镇痛囊”等:亦可全体入药,尤其肝、胆入药价值更高,有强身保健之功效。

【来源】:为仓鼠科动物草原鼢鼠的全体。

【功效】:清热解毒、舒肝和胃、健胃止痛。

【主治】:治红斑狼疮、高热、四肢关节肿痛、肝胃不和、胃脘痛。

【性味归经】:辛、咸,寒。入心、肝、胃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冲服。

【别名】:地羊、瞎老鼠、达乌尔鼢鼠(《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山西、河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捕获后,剖腹,除去内脏,置瓦上焙干,研末备用。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使用价值

草原鼢鼠是毛皮动物,皮毛脱水性强,与水獭皮相像,为制裘、衣领、袖的上等原料。

食用价值

味道鲜美,是难得的野味:因此,人工驯养草原鼢鼠不仅变害(对农牧业有害)为宝,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