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奶片
羊肉500克,生姜25克,以微量火烧8小时。将羊肉汤1碗,加生皮鲜山药片120克,煮烂后加入半碗牛奶,加入食盐少许,煮开食用。
该药膳是以羊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山药健脾除湿、益精补气之效,牛奶补虚损、益肺胃之力,与生姜在温热下同用,能起到温中补虚、益精补气的效果。用于病后、产后常四肢冰冷、出冷汗、疲倦、气短、口干、烦热、失眠等症。
烤胡萝卜羊肉
羊肉1000克,洗净切块,入热油锅和生姜5片,加入黄酒3勺、细盐、酱油、凉水少许,焖15分钟,盛入沙锅内,倒入胡萝卜500克(洗净切块),放入橘皮适量,加冷水3大碗,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放入砂锅中煮5分钟,加入橘皮适量,加冷水3大碗,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约5小时。可以做佐餐用。
该药膳以羊肉为主,复用健脾化滞的胡萝卜、桂皮、生姜等,可起到暖胃补虚、祛风除寒、补中益气、壮阳补血之功效。虚寒性肠胃溃疡、腹泻、疲乏畏寒的人吃东西甚好,风湿性关节炎寒痹的人吃的也很好。冬天吃得最好。
苁蓉羊肉粥
肉苁蓉15克,洗净切细。将水煎去渣汁两次,加入羊肉、粳米各100克,同煮至沸,再放细盐、生姜、葱白适量,一起煮成粥。
肉苁蓉味甘温,具有补肾益精、强筋壮骨、润肠通便的功效,本药膳适合大便秘结、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腰膝酸冷等症的病人服用。
羊肉羹
把草果、良姜、陈皮、对、胡椒各3克,放入纱布袋内,洗净切细丝,用纱布包好,用胡萝卜1根洗净切片,放入锅里,加水煮成汤汁。加葱头和盐少许的汁水,洒进面粉,做成羹。
这款药膳胡萝卜健脾益胃,草果温中燥湿,陈皮理气健脾,良姜、对、胡椒都是温运脾气。一切事物都相辅相成,并起到补肾健脾,祛寒除湿的功效。当属脾虚中寒,肾阳不足,以致腹部冷痛、感寒、泄泻的,可以辅食。
炖羊肉当归
当归10克,熟地10克,干姜10克,水煎二次,将羊肉切成条,加入羊肉500克(洗净切块)、黄酒2勺、酱油、食盐少许、小火慢炖2~3小时。
当归性味甘,辛,温,补血,调经止痛。熟地能起到滋阴养血的作用。各种物品和羊肉一起炖,更能加强它的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功用。病后、产后体虚瘦弱、血虚者,均可食用。
用羊肉炖大蒜
羊肉250克,洗净切块,与大蒜共50克,加水炖,食盐调味。协助饮食。
该药膳以羊肉益气补虚、温中暖肾为主,并辅以大蒜“化痰化痰,兴阳化痰”。二本品具有健脾和胃、暖腰膝、补肾之功。肾虚、腰膝冷痛及阳痿等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食用羊肉禁忌
1、局部病忌羊肉
长期服用半夏、石菖蒲、眼睛红、口苦、烦躁、喉咙干痛、牙龈肿痛、腹泻者、服用半夏、石菖蒲的人都不吃羊肉。
2、不能和醋同食
酸辣的醋有收敛的功效,不利于人体内阳气的生发,和羊肉同吃会使其温补效果大打折扣。
3、南瓜不宜同食
中医典籍中,羊肉和南瓜不适合同食。羊肉和南瓜都是温热的食物,如果放在一起吃,就很容易“上火”。同理,在煮羊肉的时候,也应该少放点辣椒、胡椒、生姜、丁香、茴香等辛温燥热的调料。
4、不要和西瓜同食
食用羊肉后吃西瓜容易“伤元气”。羊肉性味甘热,而西瓜性寒,属生冷食物,吃了之后不但大大降低了羊肉的温补作用,而且也有碍脾胃。
5、不吃茶点,不吃东西
茶水是羊肉的“克星”。羊肉富含蛋白质,而茶叶含有较多的鞣酸,食用羊肉喝茶,会产生鞣酸蛋白,使肠蠕动减弱,排便水份减少,进而会导致便秘。
绵羊各部位的作用
羊心
可解除忧郁,治疗心悸,失眠,健忘,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羊肝
可益血、补肝、明目,治疗肝虚眼花、夜盲、青光眼。
羊胆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治风热目赤,咽喉红肿,黄疸,便秘。
羊肾
补肾气,益精,治肾虚劳损,腰膝疼痛,耳聋。
羊黄色羊角
泻热利痰、通窍、镇惊,治风痰闭窍、痰火昏迷、谵妄。
羊肺
益肺、调水道,治久咳肺燥、小便不利。
羊肚(胃部)
益气养阴,消渴,盗汗,尿频,肌软无力。
羊骨,髓腔
益阴补髓,润肺,强筋骨。
绵羊
用去毛煮食、生虚劳可治肺中虚风。
牛油果
益虚、润燥、除风、化毒,治皮肤枯萎、久痢、丹毒、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