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丁草的功效与作用

地丁性味苦、辛、寒,可归于心、肝经,是清热解毒的药,具有凉血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 该药可用于治疗乳痈、肠痈及毒蛇咬伤等疾病。 另外,还可用于治疗因肝火旺导致的目赤肿痛等疾病。

这种药物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下列疾病:

1、该药可用于治疗疮疡、乳痈、肠痈等疾病。 该药具有苦泄辛散的功效,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痈散结,是治疗血热淤积引起的痈肿、疮毒、红肿热痛的常用药物。 如果出现热毒所致的疮疮疮疡,可以内服这种药捣汁,在患处涂抹,也可以配伍金银花、蒲公英等一起使用,比如五味消毒饮。 对乳痈,蒲公英可配伍在一起使用。 大黄、红藤等药物可配伍在一起服用。

2、这种药物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内服此药捣汁,与渣子配伍,雄黄少许,捣烂外敷使用。

中药现代化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能抑制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 还有抗病毒、解热、消炎、消肿等功效。 这种药物可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肺炎、肺心病肺部感染及外科化脓性炎症等疾病。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