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耐药性会消失吗?

人们经常会听说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大家最熟悉的是细菌或者真菌代谢产生的抗生素,另外一些高等动物和植物的代谢也会产生抗生素,这种化学物质会干扰其他生活细胞的发育,有些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那么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会不会自己消失呢?

抗生素耐药性会消失吗?

耐药性一旦产生,就无法再恢复不耐药的情况了这辈子吃那种抗生素就不会管用了,这就是现在为啥不让滥用抗生素的原因。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是滥用抗生素后细菌适应了环境而发生变异的结果。耐药菌株是在大量抗生素环境中得到生存“锻炼”而进化的结果。在普通细菌被杀灭后,耐药菌在并不占优势的境况下存活下来,并且繁衍。这种“耐药菌株”既可以把耐药性传播给其他细菌,也可以遗传给下一代,或催生出“超级细菌”,严重时将使人类在面临严重感染时无药可用。

所谓“滥用”,是指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滥用除了造成耐药外,还会导致毒副作用增加,过敏反应频发,出现新的二重感染。那么,抗生素发生耐药后还能再用这种抗生素吗?

回答是“不一定”。

如果耐药菌被消灭后,就可以用。“有效”清除耐药菌的希望是存在的,但形势并不乐观。只要办法得当,耐药菌也可以“回复突变”。

耐药菌只对经常服用的药物耐药,而不对其他所有药物都耐药。

应该说,青霉素在某地使用一段时间后,细菌对青霉素耐药了,此时如果换用另一类有效抗菌药物,例如左氧氟沙星,经规范使用后,对青霉素耐药的细菌最终被沙星药物杀死,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就无法传播,甚至被消减。有目的地循环使用抗菌药物,是针对一个地域遏制细菌耐药的有力办法。

若耐药菌得不到清除,甚至繁衍扩散,那就不可以再用原来的抗生素,如果强行坚持要用,风险更大。

因为,耐药可能需要增加抗生素剂量才能达到不耐药前的治疗效果,但药性加剧,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过敏反应等不良危害也会在同时加倍增加。因此,如果抗生素滥用得不到遏制,耐药菌得不到有效杀灭或控制,甚至蔓延恶化,耐药菌类会越来越多。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