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氟沙星一般常常被用作治疗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鼓膜炎等疾病,是耳科常用来抗感染的药物,具有抗菌力强,而且不良反应也小,如果大家平时要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不可盲目胡乱用药。
氧氟沙星滴耳液,适应症为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
经临床应用表明,氧氟沙星滴耳液在治疗儿童及成人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等耳科感染性疾病时,疗效显著,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是耳科临床抗感染的药物之一。氧氟沙星滴耳液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杀菌剂,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作用迅速,药渗力强,分布广,组织浓度高,不良反应小,用量少和疗程短等优点。
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注意事项
1.只用于点耳。
2.本品一般适用于中耳炎局限在中耳粘膜部位的局部治疗。若炎症已漫及鼓室周围时,除局部治疗外,应同时服用口服制剂。
3.使用本品时若药温过低,可能会引起眩晕。因此,使用温度应接近体温。
4.出现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药。
5.使用本品的疗程以4周为限。若继续给药时,应慎用。
1.选滴耳液.看病情
滴耳液滴耳,使高浓度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病灶处,起到抗炎杀菌、消肿止痛或软化耵聍的作用,治疗效果好。在具体应用时,要根据病情选择用药。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滴耳液及其适应证:
1)抗生素类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又叫泰利必妥滴耳液),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炎等。
氯霉素滴耳液与沽霉素滴耳液,均可用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庆大霉素滴耳液,可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已穿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等。
2)双氧水:3%过氧化氢溶液即为洗耳双氧水,能分解释放出氧气,是强氧化剂,具有抗菌、清洁、除臭作用。用于已穿孔的化脓性中耳炎。
滴药前清洗外耳道脓液。清洗后,可再滴入其他治疗用耳药。
3)酚甘油滴耳液:用于急性中耳炎鼓膜未穿孔时,以及外耳道炎症的杀菌、止痛和消肿。
注意,要用于鼓膜未穿孔前,穿孔后不要再用。
一般只用3—5天,不宜久用,因久用可使鼓膜增厚,导致听力下降。
4)碳酸氢钠滴耳液:此为碱性溶液,能溶解软化耵聍,用于外耳道耵聍栓塞。
首先去医院做检查,遵医嘱用药。
2.用滴耳液前,先加温
有一些病人用了滴耳液后,感到头晕、恶心。这是因为滴耳液的温度过低的缘故。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内耳前庭器官对冷刺激非常敏感,当滴耳液的温度过低时,会打破内耳的温度平衡,内耳前庭器官受到冷刺激后,就会引起眩晕、恶心。
因此,为避免刺激内耳前庭器官,滴耳液的温度最好和体温保持一致。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使用滴耳剂时,可事先把药瓶放在手心握一会儿,或者把滴耳液瓶放到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温一温,当药液温度与体温接近时.摇匀后即可使用。
当然,也要注意不能使滴耳液温度过高,一方面,耳道不适应高温液体,温度过高会烫伤耳内黏膜;另一方面,高温下滴耳液药物成分会分解,使药效降低。
3.滴耳液是这样“滴”的
滴药时,一般取坐位侧偏头或侧卧于床上,外耳道口向上,牵拉耳郭,将外耳道拉直,这样可以使药液沿外耳道缓缓流入耳内。按医生指定的滴数(滴耳液一般每次滴3~5滴,每日滴3次。滴液过多不仅浪费药液,而且有引起眩晕等不适反应的可能),将药液滴进耳内。
滴药时,滴管不要触及外耳道壁,以免滴管被细菌污染。滴液后,保持原体位3~5分钟,并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3~5次,通过外力作用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流入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