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在临床上叫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在五岁一下的婴幼儿身上比较容易发病,症状有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等,一旦出现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会出现休克、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等并发症。治疗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些患者川崎病恢复期又发烧了。
川崎病的复发率很低,小于1%,复发时仍具有川崎病发病时的典型表现。川崎病复发的治疗用药基本与初次发病相同,例如:注射免疫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等。
本病呈自限性经过,多数预后良好;未经治疗的患儿,并发冠状埃及瘤者可达20%-30%;即使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仍约有15%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经及时诊断治疗,目前病死率已降至0.5%左右;约1%-2%患儿可再复发。
由于川崎病皮疹本身具有多形性的特点,不具特异性,而感冒时所感染的腺病毒、EB病毒、肠病毒等病原体均可导致类似川崎病的皮疹,故单凭皮疹的形态是不足以诊断川崎病复发的。
川崎病一般经4--6周自发消退。无冠状动脉病变者预后良好;热程14天、大关节肿痛、应用皮质激素、白细胞20×109/L者心脏受损明显。有心脏损害者,冠状动脉瘤多在1年内退缩,死亡率不超过2%,日本报道死亡率0.1%--0.2%。死亡一般难以预测;死亡者中发病后1月内死亡50%,2月内75%,6个月内95%;也有在10年后或其他时间突然死亡者。冠状动脉受累的残余损害不甚明了,日后可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