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是你是否好好爱惜你的眼睛了呢。是否每天有注意卫生以及眼疲劳之后适当的休息。眼睛比较容易感染,而且感染后不容易恢复,需要像照顾婴儿一样去护理眼睛。大家是否知道眼睛真菌感染的症状呢,请大家看下文加以。
由外伤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一般在外伤后1-4天发病,平均潜伏期2-3天。患者求诊时常诉说眼部发红、疼痛、视物不清。眼科检查时发现体征与征状分离为此病特征之一,即虽然有明显的混合充血、角膜溃疡、甚至前房积脓,但患者无眼睑痉挛而能自然睁开,此点与细菌性角膜炎形成鲜明对比。
本病溃疡的形态与色泽可因感染菌株不同而异,其共同特点是溃疡中央都有灰白色或黄白色菌丝苔,表面粗糙、稍隆起于角膜,溃疡区浸润致密,光切面不易切透病灶与健康角膜增界颇清晰,溃疡处角膜以浸润为主,水肿较轻,菌丝灶的边缘毛糙不清,并围绕一炎性细胞浸润圈,称反应环。有时菌丝灶和反映环之间出现分界沟,有的病灶四周有放射状浸润,有的呈点状浸润,即所谓卫星病灶。有二分之一的病例可合并前房积脓,脓液多为灰白或浅黄色。
本病约12%的病例可见角膜穿孔。如有细菌和真菌双重感染时,病情发展迅猛。有的病例由于瞳孔闭锁所产生真菌性恶性青光眼。真菌性角膜炎应与细菌性角膜炎进行鉴别,特点如下:真菌性诱因:常有植物或异物外伤史;刺激症状:轻;分泌物:粘液性;溃疡形态:边界清楚,表面附有乳胶样坏死,略隆起;病程:起病慢、发展慢、病程长、可反复。细菌性诱因:可有外伤或慢性泪囊炎史;刺激症状:重;分泌物:脓性;溃疡形态:边界模糊,表面附着脓性分泌物;病程:起病急、发展快,数日内可达高峰。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缓慢、病程长,病程可持续达2至3个月,常在发病数天内出现角膜溃疡。在我国,农民患者居多。
病因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迄今发现70余种真菌可引起角膜感染。根据真菌在眼部感染中的不同致病作用,将其分为丝状菌和酵母菌两大类。
1.常见致病真菌
为镰刀菌和曲霉菌。其他还有念珠菌属、青霉菌属和酵母菌等。
2.眼部植物性外伤史
常见有树枝、甘蔗叶、稻草等刺伤。
3.局部抵抗力下降
如角膜接触镜的擦伤或角膜手术后,致病真菌可侵犯角膜,因为3%~28%健康人的结膜囊中也可分离出这些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