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注意事项

当心脏跳动缓慢的时候,一般人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呼吸不顺畅,严重者还会呼吸困难,头晕眼花,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除外,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自己身体虚弱乏力,可自行跑一些人参片服用,平时治疗心脏的药物一定要随身携带,情绪激动的时候记得吃上一片。

一、窦性心律过缓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⑴首先要检查自己的心率和脉搏节律,如过慢或跳动不规律都应就医治疗。心跳过慢多伴乏力、气短,要立即停止剧烈运动,可泡服人参片及服丹参片。如果头晕、乏力的症状严重者,不缓解者应就医治疗。

⑵一般只要身体没有不适或者无力等,就不需要服用提高心率的药物。但平时需要备有可提高心率的的药物,如硫酸阿托品、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长效硝苯地平等,如检查心率过低时可适当选用。切忌服用如酒石酸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等能减慢心率的药物,以免发生意外。如果出现反复晕厥,经药物治疗控制效果不佳,就应考虑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⑶心跳过慢的患者在平时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牛肉、鱼虾、鸡、甲鱼、牛奶等;多食蔬菜及水果如青菜、菠菜、西瓜、西红柿、葡萄、柠檬、梨、苹果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胡椒、酱菜等。

⑷另外参加体育运动要适量,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可做些如强心保健操、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运动。

二、心律失常患者睡眠要注意哪些事项

1、右侧卧睡姿:心律失常患者最好采取右侧卧的睡姿,保持身体自然屈曲,有利于血液的回流,如果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可采取半卧位或30度角坡度卧位。

2、睡前避免情绪激动:睡前不宜看令人兴奋、激动的比赛或节目,也不宜喝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容易诱发心律失常。

3、应急药物放床边: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会使心率减慢,对于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的患者来说,睡前把应急药品放在离床较近的地方。

4、睡前床上小运动:在睡觉前躺在床上做些简单的小运动,可放松身心,有利于睡眠。可躺在床上抬抬腿,或将两腿缩在胸前,胸部贴着大腿根部,双手伸直夹在耳朵旁边,手肘至手掌部位均贴在床上。

5、梳梳头:睡觉前用手指分别从耳根、颈部发根及前额发根部位向头顶梳拢,再集中搓揉头顶,反复做30次以上,可消除大脑疲劳,增进睡眠。

三、窦性心律过缓怎么办

1、怎样对待心动过缓

一般来讲,脉搏与心脏的节律、频率相一致,老年人心脏疾患发病率高,因而应学会“切脉”。当心率(心跳)每分钟少于60次,即称为心动过缓。

心脏犹如“血泵”,把带有氧气及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心动过缓时,每分钟输出的血相应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将受到影响,大脑皮层因对缺氧、缺糖最敏感,障碍出现最早,患者精神不振,嗜睡,疲乏无力,甚至晕厥。换句话说,当您有前述症状时,可通过“切脉”确定是否有“心动过缓”。

若心率每分钟45次以上,且症状不明显时,可不予治疗。若心率每分钟少于45次且症状明显者,可饮浓茶、浓咖啡,亦可购买不列药物:

阿托品0.3~0.6mg,口服,每日3次。

*30mg,口服,每日3次。

舒喘灵2.4mg,口服,每日3次。

若服用以上药物无效,或半分钟内下蹲15次,心率每分钟仍少于90次时,患者应去医院心脏专科就诊,必要时须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该病的预防,主要在于老年人应动、静结合,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及运动,常听欢快、轻松的音乐,常去鸟语花香处散步,养“浩然之气”,振奋精神,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等

2、心动过缓常见急救方法

成人每分钟心跳频率在60次以下者称心动过缓。但是,经过长期体育锻练或重体力劳动者,虽然每分钟心率只有50~60次,但精力充沛,无任何不适者则不属于病态。如果平时心率每分钟70~80次,降到40次以下时,病人自觉心悸、气短、头晕和乏力,严重时伴有呼吸不畅、脑闷,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更重时可因心排出量不足而突然昏倒。急救措施心动过缓出现胸闷、心慌,每分钟心率在40次以下者,可服用阿托品0.3~0.6毫克(1-2片),每天3次,紧急时可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1支)。或口服普鲁本辛15毫克(1片),每天3~4次。配合服生脉饮2~3支、*25毫米(1片),每天3次口服。如果因心脑缺血而晕厥者,应让病人取头低足高位静卧,并注意保暖。松开领扣和裤带,指掐人中穴使之苏醒,并立即送医院救治。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