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升高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升高有生理性的方面的原因,也有疾病的原因,在这方面一定要有所注意,到医院进行血液检查都有着比较明确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对于一些疾病,能够得到一定的诊断。尤其是一些血液疾病,往往对健康危害是比较大的,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进行对症治疗,我们来认识一下。

血小板升高的临床意义

(一)生理性

1.剧烈运动后血小板增高,饱餐后也有增高,冬季略增高。

2.妇女月经前血小板降低。

3.少年较成年人血小板偏低。

4.新生儿血小板数目较少。

5.静脉血血小板略高于外周血。

(二)病理性

1.血小板降低:

(1)骨髓造血功能受损而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抗癌药的应用等。

(2)血小板破坏过多而致的血小板减少,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体外循环等。

(3)血小板消耗过多而致的血小板减少,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2.血小板增高:

(1)组织受损及术后特别是脾切除后血小板可增高。

(2)血小板持续增高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的早期。

(3)急性反应,如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等。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