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本草是什么药

中医学是一个领域非常广泛的学科,具有极深的学问。在中医学领域,通常认为很多常见的植物或花卉,对人体的不同病症有着不同的疗效,可以通过食用这些植物来起到治愈身体疾病的功效。红花本草是中药学中运用非常广泛的一味药,不仅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日常使用方面也可以与其他食物搭配在一起,提升其营养价值。那么红花本草到底是什么药呢?

红花为常用中药。汉书名“红蓝花”,《开宝本草》释名红花。

别名:南红花、草红花、红蓝花、红花毛。

来源: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干燥状花。多为栽培。

植物形态:茎圆柱形,具细浅槽纹,高至30~90厘米,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叶互生,近无柄并稍抱茎,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稍厚,先端尖锐,边缘有锯齿或带有锐刺。头状花序顶生,总苞卵形或半球形,苞片多列轮生,外面2至3列呈叶状,边缘有刺,内列无剌膜质。花管状,上端红黄色,基部渐细呈黄色,集生于花托上,雄蕊5枚,雌蕊1枚,柱头2裂、亦黄色。瘦果卵形,白色,有突起的肋线4条,无冠毛。

产地:主产于河南,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新疆地区大量种植。

性状鉴别:花皱缩弯曲散乱成团或散在,红黄色,纤细如毛,故产地习称红花毛。单一的花朵长2厘米左右,基部线形黄色或橙色,上端花冠呈管状,长约0.8厘米,直径约1.5毫米先端5裂,红色或橙色,雄蕊及柱头黄色,略有香气,味微甘苦。以花冠长,色红鲜艳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红花甙,又名红色素;另含红花黄色素。

功效与作用:破瘀活血通经,据初步动物实验,其作用为:

1、兴奋子宫:其煎剂和流浸膏能使子宫发生紧张性或节律性收缩,对已孕子宫更明显,作用较迅速而持久。

2、降压:有降血压作用,并能维持较长时间。

3、扩张血管:红花水浸液有一定的扩张心冠状动脉的作用。

炮制:生用。

性味:辛、温。

归经:入心、肝红。

功能:破瘀、活血、通经。

主治:经血不调,产后腹痛,徵瘕,外伤瘀血仲痛,痈疽肿痛等症。

临床应用:1、治血瘀经痛、经闭,取其对子宫有兴奋作用而活血通经。适应证、用法与桃仁相同。产后恶露未尽、瘀血积滞、小腹胀痛,也可用红花,常配当归、牛膝、肉桂等,方如折冲汤。

2、治冠心病心纹痛。前人已认识到红花配川芎、当归能治“胸腹血气滞痛”。

3、治跌打损伤,效力比桃仁强。对挫伤、捩伤的皮下积瘀、青紫肿痛,可用红花油或红花酒(用酒精浸成红花酊或用米酒煎煮)外擦;对内伤瘀血,可配苏木、当归、赤芍等,有助于消仲止痛,方如跌打活血汤。

4、用于调养气血,用量宜小,可在温补剂内加小量红花。例如产后血晕、头晕、眼花、气冷,甚至出现口噤(牙关紧闭、不易张开),此时宜用八珍汤或炙甘草汤,酌加红花,效果更好。

5、红花用于眼科,主要为清热消炎,配生地、赤芍、连翘等治目赤红肿(包括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方如红花散。

使用注意:1、孕妇忌用,因能剌激子宫收缩;月经过多、有出血倾向者不宜用;2、红花大量则活血破瘀,小量则养血和血;3、红花与桃仁均能祛瘀,但桃仁在血证中应用比红花更广泛。对于热证血瘀,桃仁较常用;对于心腹瘀痛,红花效果较佳。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