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艾灸理疗胃湿寒,让身体更健康!

中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胃是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的关键。胃湿寒是胃部疾病的一种,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长期患病还会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将不容忽视。而通过艾灸理疗胃湿寒,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锻炼身体体质,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使用艾灸理疗时,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穴位。胃属于肝经、胃经、脾经三经,所以艾灸的穴位也应该选择在这三经之中。中医理论认为,通过具有温通和散寒作用的艾绒温灸穴位,可以活血化瘀、温通经络,达到缓解寒湿、改善气血循环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胃湿寒艾灸穴位:

1.肝俞穴:位于第九、十胸椎棘突下缘中央

2.脾俞穴: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方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距离脐中2横指

4.关元穴:位于下腹正中线,距离脐中三横指

5.神阙穴:位于胸骨中央的凹陷处

6.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髌骨下方三横指处。

艾灸的操作步骤如下:

1.按照上述穴位用清水洗干净,不需要使用洗浴液等化学物质。

2.将艾绒点燃后,等到所产生的炭化程度在20%~30%之间时,可准备开始艾灸。

3.将艾绒放在穴位处,距离皮肤约2~3厘米。

4.边灸边按摩穴位,由轻到重、由浅入深。

5.每个穴位的灸热时间为15~20分钟,共灸3个穴位。需要注意的是,在灸治过程中若感到疼痛或麻木不适时,应及时停止艾灸。

艾灸理疗胃湿寒的优势是:不仅疗效不输于传统药物,而且安全、有效、经济、适用范围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是辅助治疗,不能只依靠它来治疗胃湿寒。还需注意饮食卫生,减少寒、凉、油腻等食物的摄入,避免过于劳累,保持心情愉悦,才能真正恢复身体的健康。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