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起水泡怎么回事

拔罐后起水泡主要是由于拔罐操作不规范、皮肤过敏、湿气重等因素所致。 拔罐的基本原理是在皮肤表面形成负压,导致皮肤表面或肌肉表层的毛细血管破裂,产生少量出血,导致皮肤呈现青紫色。

1、拔罐操作不规范:拔罐后起水泡的主要原因是拔罐时间过长,或者拔罐力度太大,导致局部出现淤血和水泡加重,从而出现水泡。 所以建议到正规的中医医院做拔罐治疗,因为有些部位如肚脐处,腹部肌肉比较松弛,拔罐的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2、皮肤敏感:由于部分人群皮肤敏感,皮肤过于脆弱,承受不了罐内负压的强度,拔罐就会出现不耐受的症状,同时,第一次进行拔罐,即使时间不长,也很容易出现水泡;

3、湿气重:个别人湿气太重,即使拔罐时间不长,偶尔也会有水泡出现。 湿气指的是人体内过多的水分,即代谢废物储存在体内,时间一长,就会淤堵经络,拔罐就会产生负压,把体内的水湿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所以就会出现水泡。

如拔罐后出现水泡,水泡体积较小且数量较少,可不必处理。 量多、体积大,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无菌操作下,进行碘伏消毒,用干净的无菌针穿刺后将水泡排出,然后用碘伏消毒,保持伤口干燥或用无菌纱布覆盖,以免发生感染。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