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吃什么好用?中医养生秘籍,助你恢复身体健康!

肝气郁结是中医常见的病症之一,简单来说就是肝气不通畅,经常出现焦躁、易怒、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还可能伴随消化不良、头痛头晕等症状。那么,应该如何调理和预防呢?以下是几种中医养生秘籍,帮助你舒缓肝气郁结。

一、食疗调理

1、益肝补肾羹

组成:羊肉250克,山药150克,玉竹50克,桂圆肉50克,姜丝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跑水焯烫去血水。山药洗净去皮切块,玉竹、桂圆肉洗净。把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姜丝适量,加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血养气,温肾驱寒,调节肝气。

2、乌鸡蛋花饮

组成:乌鸡1只,蛋花3个,姜片适量。

做法:将乌鸡洗净,斩件,加适量水,姜片。煮至鸡肉烂熟,取出鸡肉,留汤。将鸡肉切成小块,蛋用筷子搅成清蛋花,加入鸡汤中,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乌鸡性温、补肝益肾,蛋花补血、滋阴降火,适宜于失眠多梦、肝气郁结等症状。

二、调配中药

1、柴胡疏肝汤

组成:柴胡9克,生姜9克,大枣3枚,黄芩6克,泽泻9克,半夏9克,人参3克,甘草3克,当归9克,熟地黄6克,白术9克,炙甘草1克。

做法:将以上药材加清水煎煮,分开两次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胆疏肝,调和气血。

2、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枸杞、牛膝各15克,龟版20克。

做法:将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枸杞、牛膝按比例混合,煮开后用小火慢炖半天以上,然后加虫草、菟丝子、龟版等药材再加热2小时,趁热制成糊状,揉成小Pill。

功效:本方是益气、补肾药,有益于降低肝气急躁和精神状态不佳的症状。

三、精神调理

情绪稳定对调理肝气很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参加户外运动,注意维持良好的心情和乐观的心态。需要时可以尝试放松瑜伽、冥想等方法来缓解焦躁情绪。

总之,良好的饮食习惯、中药调理,以及积极对待情绪,对于缓解和预防肝气郁结非常有帮助。当然,如果症状严重或长期存在,还需及时到中医医院就诊,以得到更全面的调理和治疗。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