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继红-补脾不调肝,等于白调理,中医有一方既疏肝解郁,又补脾虚!

中医古继红-补脾不调肝,等于白调理,中医有一方既疏肝解郁,又补脾虚!

大家好,我是广州公立三甲医院中医古继红教授,也是个有30多年教学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了。

补脾不调肝,效果难如愿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感觉体内痰湿重重,补脾药吃了不少,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其实,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常被忽视的原因——肝气不舒。当肝气不畅,它的疏泄功能就会减弱,导致脾胃失去其助力,仿佛失去了伴侣,变得缺乏活力。这种状态,在中医中被称为“肝郁脾虚”。

如何识别肝郁脾虚?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舌象。如果舌头尖尖的,舌边偏红,舌中间有一条或多条皱纹,好像被折叠起来一样,这可能就是肝郁脾虚的表现。另外,如果舌质淡,舌体胖,舌尖部圆润且有齿痕,也是肝郁脾虚导致水湿积聚的迹象。

除了舌象,肝郁脾虚还可能表现为大便溏薄、小腹胀痛、情绪焦虑或抑郁、疲倦乏力等。少数患者还可能有两胁胀满窜痛、口苦咽干等症状。

如何解决肝郁脾虚?

对于这种情况,中医有一个经典的方子——柴胡疏肝散。这个方子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组成。柴胡能够疏散郁结的热邪,芍药可以收敛阴气,枳实能够理热泻火,而甘草则能调和药性,缓解逆气。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任何中药之前,应该先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远离痰湿困扰!记得,在补脾的同时,也别忘了调理肝气哦!

没有放剂量是因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所以不建议擅自服用!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