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拔罐是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利用罐内负压力产生吸力作用,采取负压法引流或疏通,“通过负压刺激,在人体的经络上刺激穴位,以起到调理阳气、通窍的作用。”(引自:中国中医科学院)

下面介绍正确的拔罐步骤:

第一步:按摩要穴

在进行拔罐之前,我们需要先通过按摩要穴为肌肉作好准备。我们可以用按摩油按摩后背,约5-10分钟,以放松肌肉。

第二步:刮痧

在拔罐前,需要进行传统中医疗法之一的刮痧。刮痧的作用是促进经络的疏通,同时也能够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刮痧需要向同一方向刮,使用推拿油等润滑,以减少刮痕和皮肤损伤。

第三步:选择罐具

罐具材质多种多样,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效果。传统中医最为常用的是玻璃罐和陶瓷罐。初次拔罐推荐使用玻璃罐,不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同时也透明,可以观察拔罐过程。

第四步:准备拔罐

拔罐前需要先准备好罐具,先加热罐具以消毒罐体,但不能超过60摄氏度。准备好罐具之后,将罐具放在离体部位约1-2厘米处,用火点燃酒精,在罐口加热2-3秒钟,迅速放上皮肤表面。放置后大概5–20分钟,视皮肤状况而定。

注意事项:

1. 对接受过放血或感染疾病、孕妇等情况不适宜进行拔罐治疗。

2. 不要用力拔开罐具,以免刺激皮肤。

3. 拔罐前切忌饮酒、过饱和过度劳累。

4. 第一次拔罐时,不宜过度,可进行局部拔罐,逐渐增加面积。

总之,正确的拔罐可以缓解肌肉酸痛,通过负压的刺激,起到调理阳气、通窍的作用。但拔罐也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