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合四君子汤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药物组成】当归9 g 芍药15 g 茯苓12 g 白术12 g 泽泻9 g 川芎9 g 人参10 g炙甘草6 g 。

【组方依据】气与血的生成者需要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都有赖于肺、脾、肾等脏器的功能活动健全,二者均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使精化为血液则有赖于气。气盛则化生血的功能自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减弱,气虚常可进一步导致血虚,即气能生血。血液的正常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血失于调和则见腹痛、月经不调、痛经等。气之强健与否与脾关系密切,因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气弱,可见气怯神疲,少气面萎,纳少便溏等。所以《灵枢·五味》说:“故谷不人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故以此二方相合,使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有源,功能调和,则诸症可除。

当归芍药散合四君子汤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方药分析】方中当归补血活血;芍药敛阴养血;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合当归、芍药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与人参、白术合用可健脾祛湿,使脾气健运;泽泻降肾浊,助祛湿以健脾;炙甘草甘温调中,合芍药可缓急止痛,并助人参以补中益气。全方合用,共成补血调血,健脾益气,和中祛湿,缓急止痛之功 。

【用方指征】临床上以肝脾不和、气血失调之妊娠腹痛、痛经、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或有小便不利,下肢浮肿,伴面色萎黄,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语声低微,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或沉细无力者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临床应用】

1.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临床上以浮肿尿少,或浮肿不甚,尿蛋白较多为特征,伴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无华,口唇淡白,少气懒言,食少便溏,头晕心悸,动则加重,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沉细无力者可使用本方。

2.头痛

可用于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女性可于月经前或月经后头痛明显,常与月经不调并见,伴神倦纳呆,四肢无力,少气懒言,心悸气促,头晕少寐,面色少华,舌淡暗,苔薄白,脉细缓者可以本方治疗。

3.月经不调、痛经

临床上以月经提前或错后,或先后无定期,或经来腹痛为主要表现,伴面色萎黄,神倦肢软,纳差乏力,大便不实,头晕心悸,经血量少色淡或色暗有血块,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者可投用本方。

4.经前紧张综合征每于月经前即出现头痛、头晕、浮肿、心悸、失眠等症状,伴面白唇淡,倦怠懒言,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来量少色淡,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缓者可使用本方。

5.胎位不正

临床用于妊娠周数在29~36周内的胎位不正孕妇,表现为面萎无华,头晕心悸,少气懒言,食少便溏,或有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脉细者可以本方治疗。

6.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以急性脑血管意外后有肢体痿废不用,或活动不灵活,肢体麻木,四肢无力,心悸乏力,倦怠纳差,头晕面萎,舌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者可使用本方。

7.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上以腹痛、腹泻或大便带血为主要表现,伴面色萎黄,口唇淡白,头晕乏力,食少神疲,声低气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可使用本方。

8.特发性浮肿

临床上以不明原因的反复下肢甚则面部浮肿为主要表现,伴面白少华,神疲肢倦,食欲不振,大使稀溏,气短声低,舌淡苔白,脉细缓者可以本方治疗。

9.黄褐斑

以颜面部色素沉着呈斑片状为主要表现,好发于中青年妇女,常对称分布于两颊、额、眉、鼻梁及口唇等部位,典型者呈蝴蝶状淡褐色或咖啡色斑片,伴面色少华,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有月经不调,舌淡苔薄白,脉细者可使用本方。

【临床报道】党建科报道以本方加减治疗脾虚泄泻56例取得较好疗效。药用土炒当归、炒白芍、土炒白术、泽泻各12 g,白茯苓、炒党参各15 g,川芎9 g,炙甘草6 g。水煎服,日1剂。随症加减:腹痛者加木香以理气止痛;呕逆者加丁香、吴茱萸以温中降逆;久泻不止而无夹杂积滞者加诃子、赤石脂以固涩止泻;大便稀或水谷不化者加干姜以温中散寒;久泻脾虚,湿浊内停,蕴而化热者加黄芩、黄柏、椿根皮等清化湿热。结果治疗56例,痊愈37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曾治疗一63岁男性,1994年11月初诊,已泄泻6个月,曾用多种抗生素、解痉止痛、收敛止泻药物无效,1周前因食肉食后症状加重,每日泻6~8次。症见腹痛肠鸣,大便溏薄,夹不消化的食物,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即以上方加木香10 g,干姜6 g,水煎服日1剂,服3剂后痛减,大便日3次。再以上方去泽泻、川芎,加诃子10 g,赤石脂10 g,7剂而愈。黄仰模以本方加减治疗6例特发性浮肿,药用当归、制附子、山萸肉各10 g,白芍、鹿角霜各15 g,川芎6 g,茯苓、泽泻各18 g,白术12 g,党参、黄芪各20 g。水煎温服,每两天一剂,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4例(治疗1~3个疗程后浮肿消退,晚饭前比早饭前体重增加不超过300 g,立卧位水试验恢复正常),有效2例(经1~3个疗程治疗后,浮肿基本消退,晚饭前比早饭前体重增加不超过600 g,立卧位水试验立位4小时排尿比原来增加小于100 ml)。郑功泽也以本方治愈特发性水肿1例。患者证属气血亏损,肝郁脾虚,水湿内停。治宜疏肝健脾,养阴益气,利水消肿。药用当归9 g,白芍30 g,泽泻、茯苓各15 g,白术12 g,川芎10 g,党参18 gc 水煎服日1剂,服约10剂后,水肿明显减退,守原方继服10剂,诸症皆除而愈。林菜花以本方加减矫正臀全胎儿100例,全部以中药治疗。药用当归、枳壳、川朴、白术各10 g,白芍、茯苓、泽泻、太子参各15 g,川芎8 g,砂仁5 g(后下)。羊水过多加槟榔、大腹皮各10 g;羊水过少加枸杞15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连用4剂,停药观察3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未纠正者为无效。结果服本方1个疗程后臀位矫正32例,2个疗程转位48例,3个疗程转位10例,无效10例.转位后的孕妇,经 B 超检查证实,并随访均正常分娩。

【临床体会】本合方具有肝脾两调,气、血、水同治之妙,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等,只要符合肝脾不调,气血亏虚之证者均可应用。治疗水肿时常选加泽兰、益母草,气虚明显者可加黄芪以补气利水。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则选加虫类药以搜风通络,如全蝎、地龙、蜈蚣、水蛭等,痰多者还可加胆南星、郁金、菖蒲等。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前紧张综合征可适当加用疏肝之品如柴胡、郁金、香附等以提高疗效,治疗黄褐斑时,兼肝郁者加柴胡、香附;血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泽兰;血热者加丹皮、炒栀子;气虚明显加黄芪;血虚甚加阿胶、鸡血藤:湿滞加苍术、猪苓;阴虚者加生地,石斛;阳虚者加附子、肉桂等常可提高疗效。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