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张某,22岁。2000年9月末,高烧2天,体温39.1~39.9℃。夜晚39.2℃,次日滴流一次后体温略降,38.1℃,汗出不解,发热不扬,咽红而痛,精神不振。舌淡胖润有痕,脉滑略数。当时问她,是继续打滴流,还是吃中药?答曰服中药,按湿温论处,三仁汤主之:
杏仁10 g,白豆蔻10 g,薏苡仁30 g,川朴10 g,半夏10 g,竹叶15 g,滑石30 g,木通10 g,山豆根15 g,薄荷10 g,牛蒡子15 g,甘草10 g。2剂。
服药后,热退身凉,未再反复。
女儿张某,22岁。2000年9月末,高烧2天,体温39.1~39.9℃。夜晚39.2℃,次日滴流一次后体温略降,38.1℃,汗出不解,发热不扬,咽红而痛,精神不振。舌淡胖润有痕,脉滑略数。当时问她,是继续打滴流,还是吃中药?答曰服中药,按湿温论处,三仁汤主之:
杏仁10 g,白豆蔻10 g,薏苡仁30 g,川朴10 g,半夏10 g,竹叶15 g,滑石30 g,木通10 g,山豆根15 g,薄荷10 g,牛蒡子15 g,甘草10 g。2剂。
服药后,热退身凉,未再反复。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