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平,味甘、淡;归脾、肾、心经。其基本功效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多用于利水消肿、痰饮、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等。临床常用量为9~15 g。
范桂滨重用茯苓镇静催眠
茯苓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济生方》归脾汤;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龙齿、远志同用,如《医学心悟》安神定志丸;亦可用朱砂拌后,可增强其宁心安神之效。范氏发现大剂量茯苓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常取茯苓50 g 煎服,服药期间停用一切镇静剂,用药1个月为1个疗程,收到良好疗效。范氏认为,茯苓的镇静安神作用在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归脾汤等方剂中均有体现,亦为现代研究所证实,但单味应用却鲜有报道。从治疗结果上看,单味大剂量运用茯苓治疗不寐同样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谓简、便、廉、验,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