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50岁。1946年冬月,恶寒发高热无汗,头痛身痛,经别医治疗未愈。发热已旬余,日轻夜重,脉左沉细数紧,右弦大而浮。朱老诊脉之后,断为少阴直中兼太阳而失表,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黄芪、姜、枣。生麻黄3g,黑附子4.5g,北细辛2.5g,生黄芪9g,生姜2片,大枣3枚。服3剂而愈。
按语:此证热已旬余,朱老不用寒药而断为寒证,认为此乃“标热本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法而获全功。
[李国星.湖北中医杂志,1988(1):9]
张某,男,50岁。1946年冬月,恶寒发高热无汗,头痛身痛,经别医治疗未愈。发热已旬余,日轻夜重,脉左沉细数紧,右弦大而浮。朱老诊脉之后,断为少阴直中兼太阳而失表,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黄芪、姜、枣。生麻黄3g,黑附子4.5g,北细辛2.5g,生黄芪9g,生姜2片,大枣3枚。服3剂而愈。
按语:此证热已旬余,朱老不用寒药而断为寒证,认为此乃“标热本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法而获全功。
[李国星.湖北中医杂志,1988(1):9]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