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病
喘病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常见肺系疾病。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喘病之成因,与外邪侵袭,饮食内伤,久病劳损均有一定关系,也可因情志因素引发。喘病辨证,有实有虚。有邪者为实,无邪者为虚。实者邪壅于肺,宣降失司;虚者肺不主气,肾不纳气。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其治疗原则,实喘以祛邪为急,在表解之,在里清之,寒痰则温化宣肺,热痰则清化肃肺,湿痰则燥湿理气;虚喘以扶正培本为主,或补肺,或健脾,或温肾,阳虚则温补之,阴虚则滋养之。呼吸系统疾病,重者均可见到气喘。循环系统疾病如心衰,也可引发气喘。临床必当鉴别,分清喘之原因,分别处理不可见喘止喘,贻误病情,方能见微知著,药对病机。
(1)寒邪客肺证
症状喘咳气急,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恶寒,或伴有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而腻,脉浮紧。
选药首选止喘灵气雾剂口腔喷入,并吸入肺中,有立竿见影之效。病情稳定后,可用海珠喘息片,口服,1次2~4片,1日3次,直至病情缓解。
(2)热邪壅肺证
症状喘咳上气,息粗有力,甚则鼻翼扇动,咳而不爽,痰吐黏稠,伴有形寒身热,烦闷口渴,苔薄黄,脉浮数或滑。
选药首选清肺消炎丸,成人1次1袋,1日3次。小儿6~12岁,1次40粒;3~6岁,1次30粒;1~3岁,1次20粒;1岁以内,1次10粒。伴有外感症状如身热恶寒者,可选用苦甘冲剂,1次1袋,1日2~3次;或合用感冒丸,1次1丸,1日2次。
(3)热痰阻肺证
症状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黏稠色黄,或痰中带血,伴有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
选药首选祛痰灵口服液或满山白糖浆,口服,前者1次30毫升,1日3次;后者1次10毫升,1日3次。若喘重者,可选用喘息灵胶囊,1次2粒,1日2~3次。但该药为中西合剂,内含镇静抗过敏之西药,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器及高空作业,以免发生意外。若肺热而伤阴者,可选用鸡苏丸,1次3~6克,1日2~3次,则有清肺热、润肺燥之双重作用。对于肺热咳喘日久不愈,肺阴被伤者较为适合。
(4)痰湿阻肺证
症状喘而胸满闷,咳嗽痰多而黏,不易咯出,兼有呕恶,纳呆,口黏不渴,舌苔厚腻,脉滑。
选药首选咳嗽顺丸,口服,1次5克,1日3次。7日为1个疗程。
(5)肺气不足证
症状喘促气短,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常易感冒,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选药首选固本咳喘片,口服,1次3片,1日3次。肺气肺阴双虚者,可选用人参保肺丸,口服,1次2丸,1日2~3次。肺虚痰盛,可选用理气定喘丸,1次6克,1日2次。病情平稳后,可选用慢支固本冲剂,1次6克,1日2次,开水冲服。
(6)肺阴不足证
症状喘促气短,咳嗽痰少质黏,烦热口干,咽喉不利,颜面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选药首选润肺膏,口服,1次5~10毫升,1日2~3次。或用洋参保肺丸,1次3克,1日2次。
(7)肺肾阴虚证
症状喘促无力,咳嗽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咽喉不利,潮热盗汗,或低热持续,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
选药首选百令胶囊或百合固金口服液,前者1次5粒,1日3次,后者1次20毫升,1日3次。若日久影响肾之气化,咳喘而肢体浮肿者,可选用至灵胶囊,1次2~3粒,1日2~3次。若阴虚火旺明显,出现潮热盗汗,而咳喘较轻者,可用麦味地黄丸作为善后之方,1次6克,1日3次。 (8)肾不纳气证症状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疲,汗出肢冷,舌质淡或紫暗,苔薄白,脉沉细。
选药首选金水宝胶囊,1次3粒,1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喘甚者,可合用喘舒片,口服,1次2片,1日3次。此药为中西药合剂,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均有效,尤其适用于喘息型气管炎。若上盛下虚,喘促少气而痰涎壅盛时,可合用黑锡丹,口服,1次1.5克,1日1~2次。本药含铅,虽有较强的坠痰定喘作用,但不宜久服,以免导致铅蓄积中毒。
★特别提示
喘病是多种肺系疾病共同的一个症状,病虽在肺,但与脾、肾有密切关系。致病之因,有外感、内伤两类。寒邪客肺,重在宣肺散寒而止喘,可用海珠喘息片口服;喘急则用止喘灵气雾剂,能收立竿见影之效,本药也能用于其他证型或哮病患者。热邪壅肺,因寒邪入里化热,治当清泻肺热,首选清肺消炎丸。热痰阻肺,重在清热祛痰,祛痰灵口服液、满山白糖浆可为对症之药。痰湿阻肺,脾虚生痰,量多而黏,当予咳喘顺丸健脾化痰,脾不生痰,则咳喘自止。
喘病虚者,责之肺肾两脏。肺气不足,气失所主,当选固本咳喘片;肺阴不足者,肺失润养,又当予润肺膏润降肺气;肺虚及肾,则虚火内生,治当滋阴清火为先,首选百合固金口服液或百令胶囊。喘促日久,则肾不纳气,气不归元,治当补肾纳气,首选金水宝胶囊。喘甚者,可配黑锡丹。
总之,喘病为急症,有虚实之分,实则在肺,虚则责之于肺、肾两脏。临床分清虚实,则祛邪扶正不误,病可渐愈。日久肺肾虚者,则宜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反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