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酸
吞酸是指胃中酸水上泛,随即咽下,且有烧灼感,若不咽下而吐出者,则称吐酸。本证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醇酒、煎炸之物,损伤脾胃,湿热内生,胃气不和,消化不良,胸膈郁塞或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火,乘脾犯胃;或因思虑伤脾,中阳不足,痰浊内聚;亦有因禀赋不足,或劳倦内伤,脾胃受损,运化失常等所致。相当于西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及消化不良等所引起的胃酸过多症状,其病机有寒热之分,热证治以泄肝和胃,苦辛通降;寒证治以温中散寒,和胃制酸。
(1)脾胃气虚证
症状吞酸吐酸,饱胀嗳气,腹胀泄泻,面色皖白,气短乏力,舌质短,苔薄白,脉沉弱。
选药首选开胃健脾丸,口服,水丸,1次6~9克,1日2次。或服香砂六君丸,1次6~9克,1日2~3次,以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2)脾胃虚寒证
症状吐酸时作时止,喜吐涎沫,胸脘胀满,四肢不温,疲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选药首选海洋胃药,口服,片剂,1次2~4片,1日3次。忌食生冷,孕妇忌服。若兼呕吐泄泻者,可服丁蔻理中丸,水丸,1次6克,1日2次。此药温补,感冒发热者忌服。
(3)肝胃不和证
症状吞酸嘈杂,胃脘胀满,胸胁不舒,心烦嗳气,舌苔薄白,脉弦滑。
选药首选四方胃片,口服,1次3片,1日2~3次。若胃痛吐酸甚者,可服快胃片,1次3片,1日3次,饭前1~2小时服。
(4)温热阻中证
症状吐酸时作,嗳臭腐气,胃脘胀闷,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溲黄便臭,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选药首选加味左金丸,以舒肝和胃;口服,水丸,1次5克,1日2次。若胃痛,呕恶泛酸甚者,可服溃疡胶囊,1次4丸,1日3次。
★特别提示
治疗吞酸,首当明辨寒热。热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多因肝火内郁,胃气不和而发;寒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或缓弱,多因脾胃虚寒,不能运化而成。吞酸可单独出现,亦可与胃痛、嗳气兼见。若是单独发病,经过正确治疗,多能治愈。若随其他疾病而发,须综合调治。无论寒证、热证,治疗期间皆应适当休息,饮食清淡,避免粗硬黏腻食物及酸辣醇酒。对于频频吐酸而饮食减少者,宜少量多饮汤粥之类,以养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