癃闭中成药有哪些?癃闭中成药大全

癃闭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导致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中又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全无,病势较急者称为“闭”。癃与闭虽有区别,但都是指排尿困难,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多合称为癃闭。癃闭的临床特征是排尿困难,排尿次数可增多或减少,但每日总尿量比正常人减少,排尿时无疼痛感觉。癃闭包括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及无尿症。如神经性尿闭、膀胱括约肌痉挛、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尿路损伤、尿道狭窄、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等病所出现的尿潴留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少尿、无尿症。中医学认为,小便的通畅与否,有赖于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但从脏腑之间的整体关系来看,水流的吸收、运行、排泄,还有赖于三焦的气化和肺、脾、肾的通调、转输、蒸化。综观本病的病位,主在膀胱,但与三焦、肺、脾、肾密切相关。上焦之气不化,当责之于肺,肺失其职,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中焦之气不化,当责之脾,脾气虚弱,则不能升清降浊;下焦之气不化,当责之于肾,肾阳亏虚,气不化水,或肾阴不足,水府枯竭,均可导致癃闭。癃闭的治疗应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着眼于通。但通之法,又因证候的虚实而各异。实证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水道。虚证治宜补脾肾,助气化,使气化得行,小便自通。同时,还要根据病因,审因论治,再根据病变在肺、在脾、在肾的不同,进行辨证诊治,不可滥用通利小便之品。

癃闭中成药有哪些?癃闭中成药大全

(1)膀胱湿热证

症状小便点滴不通,或量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苔根黄腻,舌质红,脉数。

选药首选清淋冲剂,口服,1次10克,1日2次,小儿酌减,开水冲服,孕妇及体质虚弱者口服。或口服前列通片,大片1次4片,小片1次6片,1日3次,温开水送服,30~45日为1个疗程,忌食生冷油腻。

(2)水湿内停证

症状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不爽,胸闷,纳呆,泛恶,身体困重,小腹坠胀,舌苔白腻,脉沉缓。

选药首选五苓散(片),口服,1次6克,1日2次;3岁以内者1次1.5克,4~6岁者1次3克,温开水冲服。小便不利由阴虚所致者,不宜使用本药,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以防寒湿内生。或口服癃闭舒胶囊,1次3粒,1日2次。

(3)三焦气滞证

症状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呼吸急促,咳嗽,胸闷气短,舌苔厚腻,脉沉细。

选药首选金利油软胶囊(口服液),胶囊,口服,1次8粒,1日2次,首次剂量加倍,早晚饭前1小时空腹用温开水送服;口服液,1次5毫升,1日2次,首次剂量加倍。

(4)热毒郁阻证

症状小便点滴不爽者,排出无力或尿闭,继则出现头晕,视物模糊,胸闷喘促,恶心呕吐,甚至烦躁,神昏,抽搐等,舌淡苔厚,脉沉弱。

选药首选肾衰康灌肠液,保留灌肠,用时加4%碳酸氢钠溶液10~20毫升,保留30分钟,每日6~8次,成人1次100毫升,小儿按2毫升/千克体重用量。

★特别提示

癃闭一证,需要与淋证、关格进行鉴别。癃闭的病位是在膀胱,但和三焦、肺、脾、肾、肝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引起癃闭的病因病机有膀胱湿热、水湿内停、热毒郁阻、三焦气滞。治疗上首先要抓住主要症状,辨证求因;其次要根据证候分清虚实,然后再权衡轻重缓急,进行治疗。属膀胱湿热者,首选清淋冲剂以清热利湿,通利小便;若兼有血瘀者可服前列通片以清利湿浊,理气活血,祛瘀通淋。属水湿内停者,首选五苓散(片)以温阳化气,健脾利水;或选用癃闭舒胶囊以温肾化气,活血化瘀。属三焦气滞者,选用金利油软胶囊以宣肺平喘,通利小便。属热毒郁阻者选用肾衰康灌肠液以补气利尿,化浊解毒。

癃闭一证,若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初起病“闭”,后转成“癃”,尿量逐渐增加,是病情好转的标志,通过治疗完全可以治愈,如果失治或治疗不当,初起病“癃”而后转为“闭”。病势由轻转重,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临床不可不慎之。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