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生犀散的作用功效、适应症、配方组成、来源方解

【来源】源于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

【配方组成】生犀二钱,锉末地骨皮自采佳赤芍药柴胡根干葛锉,各一两甘草炙,五钱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食后。

钱乙生犀散的作用功效、适应症、配方组成、来源方解

【作用与功效】清心凉血退热。

【主治适应症】目淡红,心虚热。

【方解】方用犀角清心退热,凉血解毒,地骨皮清虚热,凉血除蒸为君药;赤芍凉血活血,助君药清热凉血;柴胡解表退热,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防止邪热伤津共为臣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相合,共奏清热凉血之效。

【方论】

张山雷:“方以生犀角为名,且有地骨皮清心退热,其力最专,方下乃谓治虚热,未妥。”(《小儿药证直诀笺正》)。

【临证提要】本方钱氏用来治疗心虚热证,与心实热证对应。从方药组成来看,本方清热凉血解肌的作用强,可治疗小儿骨蒸肌瘦,颊赤口干,日晚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躁,四肢困倦,及大病愈后,余毒不解。若心经虚热,当加入人参、生地、枸杞子、麦冬、柏子仁、龙眼肉等补养心阴之品。小儿阴常不足,且心为火脏,若阴亏血少,则水不制火,虚火上炎故见目淡红。治疗似以养心阴、清虚热足矣,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居上焦,肝肾居下焦。在生理上,心肾相交,心之阴血的充盈有赖于肝阴肾水的上济;在病理上,肝肾阴亏,水不济火,亦可导致或加重心之虚热。所以在治疗上,滋养肝肾亦有助于平复心火虚热,生犀散的药物组成正体现了这一观点。根据中医学理论,“诸根皆升”,故生犀散取干葛根、柴胡根升津入心。李杲曰:“干葛,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升,生津液,又解肌热。”叶天士指出:“柴胡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十一脏从之宣化。”历代许多医家都认为柴胡非但不劫肝阴,反而是养阴之佐品,可疗肝阴之不足,如《医宗已任编》之滋水清肝饮、滋肾生肝饮等均系六味地黄丸合柴胡加以柔肝之品,且柴、葛二药升提之性又有助于肝肾之阴液的上承。地骨皮为枸杞之根皮,甘淡而不腻,《本草述钩元》认为:“地骨皮能裕真阴之化源,而不伤元阳,故与苦寒药特殊。赤芍可柔肝敛阴,与地骨皮相伍,降润肝肾,以济水源。诸药协同,滋而不腻,升津降润,药到病所,犹如露之溉,心之虚热可平。”

友情提示:

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