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食调摄
平和质的人具有阴阳和调、血脉畅达、五脏匀平的生理特点,这类体质的人,饮食调养的第一原则是膳食平衡,要求食物多样化,不偏食,粗粮、细粮要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要平衡膳食,适量摄入肉类,以充养肾气;不宜多食辛辣刺激、膏粱厚味的食物;因时调养,选择时令食物及食谱。不要吸烟、酗酒。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平和质者的饮食调养,还应注意寒温适中,不宜过于偏食寒性或热性的食物,以免日久影响机体的阴阳平衡,引起体质的变化。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饮食应有节制,不要过饥过饱,不要常吃不干净的食物。再则,平和质者还可酌量选食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包括:粳米、薏苡仁、韭菜、甘薯、南瓜、银杏、核桃、龙眼、莲子、鸡、牛、羊等,最后,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平和质者还应注意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顺应此变化,以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整体阴阳平衡。
春季宜食韭菜、茼蒿、香菜、豆豉、萝卜、枣、猪肉等。夏季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鸭肉、猪肉等。冬季宜食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
(2)运动健身
动则升阳,静则养阴,动静互涵,适量运动,顺时施练,刚柔相济,强壮体魄。经常、适量的运动,能使气血流通,内荣脏腑,外润腠理,达到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功效。春季宜旅游、散步;夏季宜游泳、垂钓、打健身球等;秋季宜登山观景,适当多练健肺功法、浴鼻功、漱泉术等;冬季宜导引、打太极拳、跳绳等。另外,初春晨练不宜太早,尤其在北方,运动时注意防风沙,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夏天的运动宜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
(3)起居调摄
人的生命活动都遵循着一定周期或节律展开。如人的情绪、体力、智力等都有一定的盛衰变化周期。我们应顺从人体的生物钟调理起居,有规律地生活,合理安排学习、工作、睡眠、休息,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起居规律,能保养神气,使人体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否则,起居失调,恣意妄行,逆于生乐,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就会导致脏腑功能损害,精神不振,适应能力减退,体质下降,早衰或疾病.多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里进行户外活动,不可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夏季要避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也不要睡在穿堂风的过道及露天空旷之处。不可恣意贪凉饮冷。保持体力,情绪稳定,及时增减衣服,谨防外邪侵袭。在秋冬季节要注意避风寒,适当暖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尤其应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及手足按摩、浴足保健。因此,我们应起居顺应四时阴阳,劳逸结合。
(4)心理调摄
平和体质的个体,脏腑阴阳气血趋于均衡稳定,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强,精神愉悦、乐观开朗。但在日常生活中,精神刺激和情志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学会调摄精神,避免不良情绪,对增进健康十分重要。比如寄情于琴棋书画,陶冶性情,振奋精神,调节心理;还可以参加各种运动,如打球、爬山、跑步、八段锦、太极拳等,均能疏通气机,和畅气血,化解或发泄不良情绪,使人情绪高涨,以保持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5)推拿按摩法
长按足三里:足三里穴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二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此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l横指处。可常用指腹按摩、点压或用艾条、艾灸此处。
(6)中药调理
对于平和质的人,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因此类人阴阳平和,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盛衰,用药物补反而容易破坏其阴阳平衡。
(7)中医足浴
用药:当归、葛根、黄芩、酸枣仁各15克,黄芪20克,红花、苏木、泽兰、生地、山椒各10克,细辛6克,宜可单纯热水足浴。